第332页

师爷亲自下来将两份状子接下,转身送到府尹大人面前,冯源庭第一眼表示,这状子上的一手馆阁体写得很不错,莫非是请哪个秀才举人写的?分明是下了不少年的工夫才写得这一手好字。

“念!”

师爷再接过状子捧在手里,朗声念出状子上的内容,因为围观人群太多,又有公主在旁听案,所以这状子就得念出来,让大家都知道原告告的究竟是什么。

之前不少人听得云里雾里,什么偷抱走孩子,又是什么姨娘嫡子的,现在听了这状子上写的内容,清晰又有条理,而且用词又不拗口,没读过书的人也能听得明白,听明白后又嗡嗡议论起来。

他们终于搞明白了,原来十六年前顾家妇与永宁侯夫人一同流落到一家道观生了孩子,可有人收买了侯夫人身边的人,同时将这两个孩子调包了,将侯夫人生的嫡子抱到农妇身边,将农妇生的孩子抱走带了出去,又将外面带进来的孩子抱到侯夫人身边,一瞒就是十五年,直到去年因为种种意外而让这件换子事件真相大白。

周顺的状纸写得就更简单的,只因为他婶子十六年替人接生,随后就遭灭口,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寻找仇人,直到如今方知仇人便是永宁侯府的夏姨娘,当年婶子接生的妇人也正是这一位,因为要隐瞒换子真相,所以要杀人灭口。

围观人群听得震惊极了,竟然牵涉到永宁侯府的嫡系血脉,还有三个孩子调包的真相,听上去是那么的匪夷所思。

冯源庭也觉得匪夷所思极了,据他所知,那位虞世子名声颇为不错,尤其是有那么一位不争气的侯府二公子的对照下,这位世子更显得难能可贵了。

冯源庭提醒道:“你们可有证据?倘若没有证据,可知诬告朝廷勋贵的下场?”

他对永宁侯府也算是熟悉的,因为去年就为永宁侯府寻找过他们府上失踪的二公子,接触过侯府上不少人,包括那位虞世子,第一印象不坏,也看得出这位世子爷为了寻找失踪的弟弟出了不少力,但也同样清楚,那府上的二公子处境真的很糟糕,通过种种排查,他也觉得这位二公子是主动出走的。

顾老爷子高声道:“自然是有真凭实据的。”

“好,来人,速速去永宁侯府,请永宁侯带上夫人与那位夏姨娘来府衙协助审案。”想了想又补上一句,“如果世子爷在的话,最好也过来一趟,师爷你亲自去一趟。”

这事可牵涉到世子爷本人的身世问题,所以本人能在场那是最好不过的,又怕下面的人不济事,特地叫师爷一起过去。

如果属于诬告,那堂下几人该怎么着就怎么着,他也犯不着得罪永宁侯,可如果证据确凿,那虞世子这位子可不稳当了,以庶充嫡,这可是犯了许多人家的大忌,尤其是那些正室夫人。

“是,大人。”立刻有差役得令离去,直奔永宁侯府。

冯源庭悄悄瞧了眼公主,燕向熙很自在地喝着茶,笑眯着眼看着,冯源庭心想,也许公主真的纯粹只为一场热闹而来。

第181章 自信的侯爷

永宁侯前段时间得了幅画,他属于文不成武不就,偏爱附庸风雅,这不这幅画是前朝一位擅长绘画的文人留下来的,刚得手就迫不及待地请了几位同好来一起鉴赏。

几人围着这幅画评头论足,永宁侯暗自得意,偏这时外面有动静传来,打搅了他们的清静,永宁侯皱着眉头走出书房:“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不让人打搅的吗?”

“侯爷,不好了,是府尹的差役要求见侯爷,说是府尹大人请侯爷过去协助审理一桩案子。”随从连忙答道。

“他府衙的案子关本侯什么事?先将人叫进来我问问。”

永宁侯心中不悦,但也不能真将人拒之门外,先看看什么事再说,如果要求过分,他不介意上达天听,他永宁侯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来踩上一脚的。

奉天府的人并没有直接闯进侯府里,师爷听得出整件事的关键在于府中那位夏姨娘,如果整件事证据确凿,那夏姨娘难逃一个死字,可这侯爷最多落个治家不严的罪名,顶多罚罚俸罢了,还是会继续做他的侯爷,所以他们府尹大人不宜得罪永宁侯本人。

因而这些人先在府外求见永宁侯本人,稍等了会儿,里面人带他们进去,师爷在书房外面见到了永宁侯本人,上前便将奉天府有人击鼓鸣冤并牵涉到侯府世子二公子身世一事作了说明,然后请侯爷世子还有侯夫人夏姨娘前往府衙协助审案。

永宁侯听得脑袋阵阵发晕,并怒斥道:“荒谬!简直是无稽之谈!如此小人,你们府尹为何不速速将他们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