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页

“大哥果然早就知道了,你们就将我一人蒙在鼓里,还当不当我是一家人了?”顾二牛委曲极了。

柳氏在边上幽幽地说:“三弟,不,如今他是那永宁侯府的嫡子,可不是咱们顾家的三弟了,他肯定要认回侯府的吧,说不定还要当那啥啥世子的,以后还能瞧得上咱们平头老百姓?”

顾大牛听了这话不高兴,三弟一早就知道自己身世了,可依旧将他大哥敬着,待爹娘也一如既往,二弟妹这是什么意思。

顾二牛还很认同柳氏的话:“难怪三弟总看不上我这二哥,原来他是贵人家的孩子,当然不将我这二哥放在眼里了。”

“胡闹!你们在这边抱怨什么?有本事你们也去京城找三弟说去,不管三弟认不认回永宁侯府,他在我心目中依旧是我的三弟。”

“大哥可别急着认弟弟,指不定三弟连你这大哥也不想认了呢。”

听到二弟这阴阳怪气的声音,顾大牛想揍人,不想再理睬这两口子,顾大牛直接赶人,顾二牛又有话要说了:“大哥你别这样,不如叫义儿写封信给爹娘,咱们顾家到底养育三弟一场,那永宁侯府怎么说也该给我们顾家一点补偿吧,可不能白白叫他们将人认回去。”

顾大牛脸涨红,幸好没有外人,否则这顾家的脸面都要给这顾二牛丢光了:“滚!你给我滚出去!”

顾大年臊得慌,没想到二弟如今破罐子破摔,越来越没脸没皮了,连这样的话都能说得出口,三弟给顾家的好处还不够多的吗?现在就连他儿子也跟着去庆凌府做事了,带去的还有水云村好几个青年,偏到了二弟嘴里成了什么了?三弟是忘恩负义之辈?

好在村里人并没有像顾二牛这般不讲道理的,他们更关心顾昭和上京城告状的顾家二老情况,不时便会上顾大牛这里打听消息,担心他们在外会出事,倒没多少人计较当初双胞胎的说法,实在是这件事太过惊人了,当初瞒着他们也是为他们好。

村长从外面赶回来,看到大家又聚在顾大牛家中,帮忙赶人:

“行了,都别聚在这里了打扰顾大牛做事了,刚刚县衙送来最新的消息,京城那永宁侯侯爷已经被削爵,降为子爵了,咱们顾昭也是子爵,没什么了不起的了,顾昭和他爹娘已经回到庆凌府了,还将生母也接了过去,生母和那位侯爷和离了。”

听到的村民炸开了,这消息一波接着一波的,他们都来不及消化吸收:“怎就降了?不是好好的侯爷的吗?”

“反正顾昭也没认回去,降不降的跟顾昭也没啥关系吧,那恶妇将顾昭害得成为农家孩子,听说那侯爷还护着呢,也难怪侯爷夫人要跟他和离,顾昭也不愿意认祖归宗了。”

“顾家真是有福了,一只金凤凰落在他们窝里,叫如今顾家都过上好日子了,顾昭还记恩,放着侯府不回也要留在顾家老两口身边,顾家老两口没白疼他一场。”

“不是侯府了,听村长说了么,也是子爵府了,跟我们村里的子爵府一样的吧,没什么了不起的。”

“别说对顾家,就是对咱们水云村也有好处啊,顾昭如果认祖归宗回去了,那就跟咱们水云村没多大关系了。”

“这说得也是。”

“顾大牛,有你们家的信,好几封呢,一起送过来的。”有人叫顾大牛收信,顾大牛连忙擦干净手过来接信。

有识字的连忙过来帮他辨认,有顾昭写来的,还有他闺女和儿子写来的,肯定是报平安的信,小儿子还在学堂,顾大牛只得先请了村里学堂的夫子帮忙看信,那夫子倒是很乐意做这事,顾子爵的情况也关系着他如今在学堂里的地位。

信里的内容跟村长带回来的消息差不多,说了去京城没有吃什么苦头,因为顾沐人就在京城,很照顾他们,又说了顾仁也去了京城,还进了宫里做事,叫村民听得震撼极了。

“顾大牛,你家顾仁真的也去了京城,还进了皇宫?老天爷,那可是皇帝老爷住的地方啊。”

“哈哈,我家大小子也跟着去了吧,他是跟着顾仁一起出去的啊。”

“等着吧,如果去了的话肯定也会有信回来,听信里说了没,如今顾子爵是先回庆凌府了,可顾仁还留在京城给皇宫里的娘娘继续做事呢。”

“早知道有这么好的事,我也让我家儿子跟着顾仁出去了。”有村民后悔不已,当初顾仁在村里挑人的时候,也有家长不愿意自家孩子背井离乡跑那么远的地方的,可万万没想到出去后竟能去皇宫,他们当初怎就拦着了。

“快问问顾仁,还要不要人了?我家儿子力气大,人又老实勤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