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页

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幸好有顾杏这个女儿带着孩子留在庆凌府,顾家二老这个年过得也不会太冷清。

这个新年大家都是在黎宅一起过的,顾沐甚至将西南王妃也接了过来。

王妃挺高兴,因为比起以往在西南那边,这个年过得热闹又轻松,没那么多烦心事。

自来了京城,随着体内余毒的清除,王妃的身体比过去康健了不少,当然还是无法和最好的时候相比,但王妃也挺满足,她早就对西南王失望了,不再寄希望于他的感情,她再柔软无能,也没可能还对一个想要弄死他的男人有任何期待了,余生守着儿子便足矣。

可以说,顾沐儿子便是她活下去的动力,哪怕顾沐依旧用着顾这个姓氏而非改回燕姓,王妃也不是很介意。

年后,顾瑶与公主再见过一面便要回庆凌府了,临走前她说了自己的决定,她决定要来京城了,这次回去便是将手里的铺子托给可靠的人选。

“挺好,等你再来的时候,旁边的宅子也能整顿好了,来了可以直接住进去了。”黎宅旁边的宅子已经被顾昭高价拿下了,正好利用这段时间修整改造一下,到时不会影响顾瑶的入住。

“三哥,我走了。”

顾旸不舍地跟顾昭道别,来京城之前他心情有些复杂,可来了后发现也不过如此,甚至在京城的这段时间,也与三哥去过茶楼酒楼,在外面逛过街,可也奇怪,原本让他避之不及的虞家人,竟谁也没碰上。

顾昭拍拍他的肩:“不必着急,按照现在的进度学下去,考上秀才完全没问题,等考上了秀才,再来京城和三哥我团聚。”

顾旸点点头,对未来这样的生活充满了期盼,以前觉得功名之路离他十分遥远,可现在听了三哥的话,竟也觉得通过院试考上秀才不是件多难的事,顾旸笑了起来,跟三哥他们挥挥手,转身上了马车。

“三哥,你们回去吧,不要再送了。”

“一路顺风。”

元宵节一过,顾昭和宋泽便几乎不出门了,饶是如此,也听到关于公主和驸马的八卦,京城百姓都说公主与驸马恩爱得很,常可以看到两人成双入对地出现。

还有就是宁家人的八卦了,一次顾昭和宋泽饭后散步的时候,竟听到子爵府里的下人在八卦宁家人的事,那位宁夫人竟还想在公主面前摆婆婆的架子,然而却叫公主直接将人丢出了公主府,而驸马竟也没有出面。

顾昭和宋泽听得面面相觑,无语摇头,然后转身回各自院子了。

这事顾沐当然也知道,不过没告诉哥哥,免得影响哥哥,此刻京城里对此事正热议着呢,为热度有所减退的公主大婚可谓又添了把柴火,让汇聚到京城参加会试的各地举子,也听了一耳朵。

有那迂腐的书生认为:“公主此举未免太有失皇家身份了,公主身为陛下的爱女,理当成为天下女子的表率,而非如此骄纵。”

可公主在京城也有不少粉丝,这人话刚说完,同家茶楼里就立即有人跳出来反驳了:

“此言差矣,公主也是人,为何要对那样的人忍着让着,还要将她供起来?你刚从外地过来,难道没有听说过宁家的事和那女人的身份?她原本可是个妾室,偏叫宁父宠妾灭妻,一个好好的郡主嫁到宁家,没几年就被他们折磨得不成人形,郡主没了后这种妾室还给她扶正了,难不成还要公主认这种没脸没皮的女人为婆婆?哪来的这么大的脸。”

“呵呵,那位宁老爷可也是读书人呢,”有看不惯读书人的人出来说话,“可看看他干的都是些什么事,难道读书人都是如此,才让你和这位宁老爷有共同语言?既然跟那妾室青梅竹马,那干嘛还要求娶郡主?郡主当初之所以会下嫁,那也是姓宁的自己同意的,结果娶回去就不护着了,由着宁家人和他那妾室欺辱,当我们京城人都是这么好欺负的吗?”

“就是,宁家也能称地方大族,真是不将皇家脸面当回事了,郡主好歹身上也流淌着一部分皇家的血。”

也有从宁家所在地出来的举子,听到这些话惊讶道:“难道当初是宁老爷自己求娶郡主的?”

“当然了,难道你们以为是郡主逼嫁不成?”

在这茶楼里一共有三位从当地过来的举子,三人面面相觑,当地的传言跟京中完全不同,他们都以为是大长公主府仗势欺人,强行拆散宁老爷与他表妹,所以对宁家的遭遇还有些同情的,后来宁老爷将表妹这妾室扶正,还有人称赞他重情重义,不屈服于权势,没想到真相竟是如此不堪?

这三位举人还有些不相信,于是在京城里暗暗打听了下,结果打听来的消息跟他们的认知真的不一样,他们原以为大长公主府是那种飞扬跋扈的权贵,却不料大长公主府在京城其实一直挺低调,便是她的子孙在京城也非那种纨绔子弟,相比其他权贵子弟可谓老实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