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页

黎氏果然是没有胃口的,厨房的饭菜送上来,她在房间里吃了几口便又放下筷子,唉声叹气,自从和离跟儿子一起过后,她还没这么烦恼过。

嬷嬷在一旁劝道:“主子多用点吧,一会儿小主子肯定会过来,看到主子没用多少饭该担心了。”

“我……”黎氏张嘴又不知该说什么,只得勉强拿起筷子又吃了两口。

嬷嬷见状,心想等会儿小主子过来,要跟小主子提醒几句,虞家人真是该死,夫人都和他和离了,而且是他们自己不认小主子的,现在竟然如此诬蔑小主子,有这样狠心的当爹的吗?

顾昭来得比她们主仆以为的要快,顾昭来的时候,黎氏都来不及遮掩,就让顾昭看到没吃多少的饭菜,黎氏看到儿子扫了眼桌上的碗碟,顿时有种做错事的感觉。

顾昭心里叹了口气,倒也不意外这样的情景,对李嬷嬷说:“帮我再添一副碗筷吧,正好我今晚没怎么吃饱,我再陪母亲吃点东西。”

“好,好,老奴这就去拿。”李嬷嬷高兴地走出去添碗筷,碗筷拿来之后就离开了,让屋里的娘儿俩谈话,这事还得小主子来宽解主子的心。

顾昭拿了公筷亲自给黎氏挟菜,看着黎氏又吃了几筷子,顾昭才问:“母亲,今天是不是虞家的人过去找母亲,还说了些不中听的话?”

黎氏惊讶抬头:“昭儿如何知道?”

“果然是虞家人找母亲了,之前我听娘说有人找过母亲,心里怀疑,诈了诈母亲。”

黎氏这会儿有些哭笑不得了,原来是诈她的,她还当真以为顾昭知道了实情呢。

顾昭拍拍黎氏的手说:“是那人亲自去找母亲的吧,”他可不高兴称那人一声父亲,“其实他找过我一次,不过我担心母亲知道了会不高兴,所以回来便没提。让我想想,那人是不是数落母亲,说母亲不会教儿子,让母亲将我送回虞家去?”

黎氏听得眼眶立即红了,眼泪水差点脱眶而出,还是背过头忍住了泪意,才回头说:“昭儿你应该告诉我的,好叫母亲也有点防备,你知不知道他是怎么说你的?母亲就是气他没尽过一天的责任,偏要往昭儿你身上泼污水,他说你是……你是……”

顾昭笑了:“说我是兔儿爷?他哪来的那么大的脸敢数落母亲不会教儿子?依我说,还是虞家的血脉不好,一个儿子如此,两个儿子还是如此,归根结底是虞家的根子出了问题。”

黎氏听得瞠目结舌,这会儿反应过来了:“你是这么跟他说了?”

顾昭笑道:“对,我就是这么大咧咧地嘲讽了他一顿,让他无地自容。母亲有所不知,他那宝贝儿子如今破罐子破摔,显然很难再爬起来了,虞家怎能靠这样的儿子传宗接代?这不虞家肯定就将主意打到儿子身上了,谁叫儿子这么优秀呢。”

黎氏破啼而笑,哪有这么自己夸自己的,不过她儿子的确好得很。

顾昭将黎氏逗笑了,继续说:“母亲知道我不耐烦跟他打交道的,最好互不干涉再不见面才好,所以他找过来了我当然没好话对他,就跟他说我跟他那宝贝儿子一个毛病,要是不信,叫他活得长久点,看我这辈子会不会娶妻生子,我这是叫他死心,没想到他这倒是迁怒到母亲头上了,真是不知所谓。”

黎氏听得惊呆了,在她印象中,顾昭一直是温文尔雅很有耐心的样子,对待侄子辈还有弟弟妹妹那是好声好气,谁能想到他竟会在那人面前说出这样,呃,比较粗鲁的话,实在有违她过去对顾昭的印象。

不过也能想到那男人肯定气炸了。

看来她对儿子的了解还是有些缺乏,谁惹了儿子,那儿子绝不会客气的,就如当初上京状告侯府,还有悄无声息地就将侯府的二公子给拐走,让满府的人焦急,这也是她儿子做出来的事。

黎氏眨眼:“就为了那人,昭儿你也不必如此自污,还有你以后娶妻生子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犯不着为了跟他们呕气说出不会娶妻生子的话。”

“母亲,儿子如果说以后真不会娶妻生子呢?其实顾家下一代子孙旺盛,黎家也差不多,我想来想去,也没必要去延续谁的血脉,虽然我不肯认祖归宗,其实在世人眼里,我这身上到底流了一半虞家的血,我没有兴趣替虞家去传承血脉。”

黎氏听得震住了,原来这才是儿子的真正想法吧,她顿地伤心起来,终究还是她害苦了儿子。

顾昭看黎氏露出这样的表情,便知道她将这件事怪到自己身上了,忙说:“有这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我自己太独了点,其实当初认亲之前,我便有这样的想法,只是一直没敢跟我爹娘说明,那时是想着能拖一日便是拖一日,直到实在拖下不去了再跟爹娘老实交待,那时想着反正爹娘最疼我,到时会不忍心逼迫我,最终只得同意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