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页

“好的,爹,那儿子下去了。”

不过乔焕终究还是没躲过去,当他沐浴过后休息时,他娘带着人来到他院子里了,于是乔焕被迫又听了他娘好大一通道理,总结起来就一句,万事该听姨母和姨父的,他娘始终认为,乔家只有靠着万家才能过好日子。

乔焕还是挺孝顺的,被念得头疼了也只得说:“娘,儿子这事听爹的,爹是咱家的一家之主。”

乔母气得捶儿子:“也不知你爹是怎么想的,好好的让你去找那位顾子爵干什么?这不明摆着跟你姨父对着干么,娘要被你们父子俩气死了。”

“那娘赶紧去找爹算账去,儿子支持娘。”

乔母哭笑不得,一听就是哄人的话,除了捶儿子一顿还能怎么办?她这当娘的操碎了心,家里的男人也不听她的,一个个都自作聪明,可她一个妇道人家真的拗不过家里的男人。

当嫡姐当着下人的面训她她心里能好受?可谁让乔家是商户人家,天生就矮官家一等,唯一能让她满意的便是夫君待她是好的,不像嫡姐那边,姐夫后院里可养了不少女人,嫡姐手下庶子庶女不少,相比嫡姐,她要少操心许多事。

夜幕降临,顾昭和顾沐一起在充当书房的房间里办公,顾昭取出傅师爷特地交给他的二舅的亲笔信。

信中二舅对他殷殷叮嘱,让他谨慎行事,顾昭有些失笑,等傅师爷回去说了他来到江南后的情况,不知二舅会担心成什么样子。

看到后面顾昭的表情凝重起来,顾沐看过来:“咱二舅信里写了些什么?”

顾沐连爹娘都跟着一起叫过,所以这声“咱二舅”顾昭听得一点不为以异:“二舅在信里说,七年前江南发生大水灾,导致良田淹没无数,许多百姓流离失所,最后斩了一个柳姓官员,二舅告诉我当初的案子怕是另有内情,那位被斩的柳姓官员二舅其实以前有过接近,凭二舅对他的印象,并不像贪污赈灾和治河银子的人,那人为官尚属清廉,只是人都被斩了,想要追问也无从追起。”

“二舅说的是柳世连吧,我在京里就看过当初的案卷,表面看着毫无破绽,只是不仅二舅怀疑,其实陛下也有疑心,当初还有许多银子没能追回来,只是柳家全家都被斩了,没一个活口留下来,就是想查到线索,和二舅说的一样无从查起。”

“全被斩了?”顾昭听得心惊。

顾沐说:“当初事情闹得太大,差点要出乱子,就和当初咱外公那边的情况差不多了,所以为了安民心,在查到证据后派来处理此事的人就迅速将柳家一家子拿下问罪,没过多长时间便当着江南百姓的面将一家子给斩首了,江南的局势也才能快速稳定下来。”

“那时这位万知府是什么情况?”

“他啊,当时是柳世连手下的同知,揭发柳大人就有他的一份功劳,斩了柳大人安稳了江南局势后,他这同知便取代柳大人,成了这江南的知府,可以说,前后他在江南待了有十年之久,可谓根深蒂固了。”

第281章 柳家活口

“这姓万的身上肯定有问题。”顾昭断言道,倒不是他武断,而是从结果来逆推,看整件事情中获利最大的那个是谁,明显就是这姓万的了,“当然当年的事估计也不是他一人就能成事的,上面可能还有谁罩着他。”

顾沐点头,他也是这般认为的:“我不仅找了当初的案卷,还追查了当年的事,发现一个线索,柳家的人表面上都死光了,但很有可能还有个活口。”

“有活口?谁?”顾昭惊讶道。

“正是查到这件事,我才怀疑当初的内情大得很,柳世连并非真正的案犯。就在出事前两个月,柳世连的幼子不见了,疑似被拐子拐走,当时柳家派了不少人寻找幼子,可能正是因此才被人钻了空子。”

“指不定幼子被拐,本就是幕后黑手指使的,就是为了让柳世连乱了阵脚,才好让幕后黑手做各种动作,再将罪名栽赃到柳世连身上。”

顾沐点头:“我也想过这种可能性,不过一切都是猜测推断,没有证据就算不得数。”

这道理顾昭也懂:“这柳家幼子有找到的可能性吗?”

顾沐叹气道:“难啊,当初柳世连还是江南知府,都没能在自己地界上找到人,当然也可能是被幕后黑手故意隐藏起来,如今时隔多年,想再找出来可非易事。不过哥哥别担心,纸终究包不住火,那么多银子,姓万的没可能藏得滴水不漏,人要查,银子也得要找出来,我在让人私下寻找当初那事的经历者,指不定还有漏网之鱼。”

顾昭皱了皱眉头,他想到乔家身上,乔家作为商户跟万家的关系,可比其他商户来得亲密,乔父会不会知道些什么,可想到他跟乔焕的关系,又不愿将这段关系变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