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页

至于那私盐场子里的盐工又算得了什么,不过是几个贱民罢了,等他上位,这全天下都是他燕向瑾的,区区贱民何足挂齿?

这次朝会结束,顾昭顾沐这两个远离京城身在江南的人,在京城再度掀起哗然,凡是知道他们在江南做了什么的人皆是惊讶,而对于中下层百姓来说则是拍手叫好。

“听说没有,江南那边涨了一波盐价后又迅速下跌了,如今的盐价便宜着呢。”

“有多便宜?再便宜我看也便宜不到哪里去。”

“嘿嘿,你这就不知道吧,我听刚从江南过来的商人说了,那边的官盐如今只卖十五文一斤,这还不够便宜的?”

“真的?不会是掺了石子的吧?这么便宜的盐什么时候会来我们京城?”

“我听说了,皇宫里都为这事吵了起来,后来才听说那边是用了新的制盐方法,那方法制出来的盐量大又好,所以价格才会跌下来,只要这法子不变,以后咱们都能吃上这种便宜的盐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这种好事多多益善。”

大户人家不在乎盐的价格,就算一两银子一斤的盐他们也吃得起,他们关注的无非是顾昭顾沐在江南搞出的这么大的动作,叫人啧啧称奇。

“他们这回将半个朝堂的人都得罪了吧,剩下那半个朝堂的,又有几个会对他们有好感的?”

“这可不见得,看看那些刚进官场的年轻人,还有那些正准备入官场的人,如今可对这二位崇拜得很。”不少人视顾昭顾沐为不畏强权的代表。

“就算得罪了又如何,那顾昭自己有本事,就算不做官去经商,他也照样赚得盆满钵满。”

第307章 斩了

根据黎长朔所说的办盐场所需要的条件,内阁和皇帝很快敲定好几处地点作为新的官盐盐场,尽快在整个大周铺开来,让全国实行统一的盐价,就算有浮动也不会浮动过大。

还有盐税事宜,以前其他盐商问题,虽说抓了一个金洪文,可其他盐商真的都没问题吗?从下到上,能连坑带萝卜拔出一大串来,不止江南一处,还在其他地方的盐商亦是同样的情况。

金洪文都不必送到京城来审讯,虽然富甲一方,上头也有人罩着,但说到底他还是一个商人,所以皇帝和内阁直接批了个“斩”字快马加鞭送到江南。

与此同时,朝廷还派来了新的盐运司盐官员,至于那位史大人,直接令他进京诉职。

当旨意传来时,史大人一下子便瘫软在地上,说什么诉职,他知道他这回完蛋了。

京城与江南之间信息传递往返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在旨意传来之前,他与其他盐商派去姚城的人已打探到足够的情况,原来在他们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时候,姚城办起来了一个面积极大的盐场,制盐方法和江南这边根本不相同,不需要大批的盐工去熬煮出盐,有人远远就看到盐池里出产的堆成山的白花花的盐。

消息带回江南时,他们就知道大事妙,有这样的制盐方法,那他们手里的盐场还有用武之地?十文钱一斤的批发价官盐,对他们来说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对那些盐商来说更是个重大打击,哪个盐商手里没有握个数万数十万斤的盐,可如今这些盐除非降价出售,否则砸在手里跟路边的石子沙砾有什么区别?

有盐商眼睛红了:“该死的顾昭,肯定是他搞出来的这晒盐的法子,他这是要断我们的根,不给我们活路了。”

数十万数百万的银子可能就扔进水里了,这让他们如何不心痛得滴血,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这一刻他们真的恨透了顾昭顾沐二人。

“他娘的,不给我们活路,那我们也不要给他们活路了,老子弄不死那两个王八蛋!”

“瞧如今这情形,金洪文大概是指望不上了,那你们呢?难道任由姓顾的断绝你们的生路还不知反抗?今天就把话说在这儿,想跟我们一起干的就留下来,胆小怕事的就滚蛋,可别让老子知道你们透露出半个字,否则老子第一个饶不了他!”

大大小小的盐商互相瞧瞧,然而发话的人并非金洪文,在盐商中商没那么高的威信,而且现实情况是,跟着他走明显才是死路一条,至于他们的买卖生意,此路不通还有其他路可走,他们祖上又不是一直以贩盐为生。

于是有人出头道:“我的确是胆小怕事,我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几十口人要养活,恕我不奉陪,告辞。”

这人一带走,立即有其他人跟上,此时不走更待何时,转眼就走掉了大半人,将那人气得差点脑出血。

走的那批人也在商量如何尽量减少他们的损失,不能真将这批盐砸在自己手里,最后会变得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