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页

“你啊,是不是挺多人这种想法?可这事我不去做,那位知府大人也会派人这么做的,你们以为那位赵管事这么好心将尧昌府的消息带给我们?显然赵管事跟那位知府大人是一路的,你们看吧,那位顾大人有能力又有野心,尧昌府出产羊脂皂和橡胶的大名很快就会传遍这一带,尧昌府也很快会成为众多商人汇聚之地。”

“我们能抢先赚一波已很不错了,不要太贪,跟尧昌府那边打好关系才是紧要的,指不定以后那位顾大人还会弄出其他好东西。”

这次他们的确赚了不少,因为对比的是从中原腹地运送过来的价格,但耿永兴也知道,不可能一直是这么高的价,等尧昌府的产品越来越多流出来时,价格势必会下跌,所以他才想趁这个时候多跑几趟。

其他商队,也有如耿永兴一样做法的,这些人看得比较远,也有人死守着秘密,奇货可居,将带回去的货竞拍出高价,但这样的秘密瞒得了一时,却不可能一直瞒下去,随着离开尧昌府的商队越来越多,即使商队不说,也有人主动追寻起这些货物的来处,于是尧昌府便暴露在许多商家面前。

不止有外来的商队,还有尧昌府本地脑子活络的人也看到了商机,有些以前是跑过商的,不过因为马贼横行,不得不放弃,然而现在有军队护送,这让他们再度看到希望,于是又拉了批人组成商队,从作坊进货,再搜集本城的一些特产,运送到其他城市兜售。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当有因羊脂皂慕名而来的人,踏进这座尧昌城的时候,放眼所见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这些人以前来过尧昌城,在他们认知中,这一座府城甚至比起一些地方的县城都有所不及,然而现在走在这城里,来往的百姓不仅数目增多,而且脸上都带着笑颜,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便是身上所穿的衣服,比起以前也好上许多。

一路过去,穿补丁衣裳的人变少了,而且还能看到有人穿着挺新的衣服,走起路来那下巴都是扬着的,别人看到了还露出羡慕的目光,有人好奇了,不免要问。

当地人撇嘴解释道:“哦,问的是那小子啊,那小子最近得瑟得很,被橡胶作坊录取了,成了里面一名工人,这不,他身上穿的就是作坊发的工作服,他纯粹是显摆呢。”

“原来那作坊里真的每季都发衣服啊,这老板还真大方。”

“可不是。”说话的这人语气酸熘熘的,“不过起初都是我们知府大人亲自掏腰包为他们做的,大方的还是我们知府大人,不说了,我要送我儿子去识字,以后一定要给他老子争口气进作坊。”

路上的牛羊马也多了不少,那都是外地来的,当不断有商队前来尧昌府时,也带动了城里的其他产业,脑子活络又勤快的人很容易能找到挣钱的机会,哪怕是给那些商队领个路看个牛马,都能挣上一笔。

以前来的人觉得这座城死气沉沉的,没什么活力,然而这回过来,城还是那座城,却注入了一股新的生机,像是活了过来一样。

府衙的作坊又扩张过两次,产量提升不少,但依旧有限制,受限于原材料的供应,也因为羊脂皂的受欢迎,如今羊油的收购价都提升了不少,一些百姓看到养羊还是赚了两笔钱,因而多抱了几只羊崽子回来养。

第333章 常大人

顾昭刚将第一个月的收入分成派人给姬将军送去,三成的利润有近千两的白银,顾昭相信姬将军不会嫌少的,因为这才是第一个月,也才两个作坊,以后每个月的分成都会在这个基础上有所上涨。

如顾昭所想,当这笔银子还有账册送到军营时,姬将军看到总数目也很惊讶,竟有这么多。

军师在看账册,一笔笔账目做得非常清晰,他也同意道:“这位顾大人真乃奇才,难怪受陛下重用。”

姬将军哈哈大笑:“叫人去买批羊回来,今日全营加餐吃羊肉,吃饱喝足后,拿出精神来干掉马贼。”

驻军得了银子,可顾昭这里的账目还是在赔钱呢,想要将投进去的成本收回来还早着呢,而且顾仁和齐云飞帮他这么大的忙,也不可能让他们什么都得不到,所以两个作坊也有他们的分成,当然这和他们自己的收入相比那是九牛一毛,他们都不是冲这个银子来的,而是冲顾昭本人来的。

在顾昭强硬要求下,两人都各占了一成的份子,带来的管事和熟练工人,给的工钱也非常高,所以这些钱划去,留在账上的银子真没剩多少,想要靠这个收入来搞城建还远着呢。

顾昭召集众人开会:“羊脂作坊这一边,羊油的供应有些不足,所以还是要发动人去寻找新的羊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