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沐对这件事并不意外:“陛下肯定早就有这样的想法,只是之前不适合提这事,毕竟花费太大,如今海运司的前景让陛下觉得有希望了吧,不过火器营是很有建立的必要,火器营组建训练好后,边境的压力会大减,陛下如今越来越有雄心了。”
顾昭也是这样的观点,有这样的皇帝也好,总比一些皇帝年纪越大越煳涂来得好,如今的皇帝显然非常清醒。
但顾昭也不想一直将火器掌握在自己手里,和燕沐商量了一下,决定将火器作坊一拆为二,一部分送回京城交到陛下的人手里,剩下的人依旧留在海军这里,继续开发适合于海上作战的火器,两边可以互通有无。
燕沐也很认同,因而就依照这样的意思给皇帝回了折子,反正是密旨,别人也不知道的。
皇帝得了燕沐与顾昭的回复后考虑良久,最后决定依照他们的建议,另派人组建这火器营,而不是将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火器营至关重要,皇帝考虑来考虑去,最后还是将这事交给了太女,于是,燕向熙变得更加忙碌了,身肩数职,但让她将火器营交给别人去办她也不放心,火器营这样至关重要的位置还是捏在自己手心里的好。
皇帝同意了这事,顾昭和燕沐也松了口气,台风季过后,顾昭要准备组织第二次出海,挑选出海的官员,挑选运送出去的货物,还有吸取上一次出海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尽可能地降低出海的种种风险,但也很清楚,便是后世也杜绝不了海上可能会遭遇的危险。
第二次出海带队的官员是有过一次经验的唐舟,另一位张大人因为第一次出海途中生过一次病,因而这次没再争取,相反唐舟这段时间一直注意锻炼身体,有更好的体魄也能让他走得更远,并且唐舟的语言天赋很不错,经过几次接触后能和东南亚的地方土着作简单交流。
顾昭依旧给带队的官员配了名副手,万一途中出了什么岔子,副手也能及时替补上去,副手再要有事的话,那还有下面的主事,这和第一次出海的情况是一样的,不会导致群龙无首的混乱状况。
副手的位置由谭博争取到了,他和唐舟关系本来就好,顾昭也很放心让他们出去,燕沐那边依旧由之前的副将率队,此次战船上配备的火器比起上次又略有改进,并且又增加了几条战船,船队的规模和安全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依旧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海运司的船队在众人的欢唿声,开启了第二次对外贸易的航行任务,这次出海的时间会比上次要长,因为所走的路程会在第一次基础上有所延长。
船队出海后,姚城的港口恢复了些清静,当然等到船队归来,又会迎来一次盛况。
海运司众人都已适应了如今的工作,海船出海后,他们就继续开发其他路线,有第一次出海带回来的日志与资料,开发的路线更多了,最远的打通了到达最南端崖州的航线。
这些属于大周朝内部的航线,海运司没再插手贸易之事,只负责航海运输任务,对商家只收取运输及保护费用,对于一些偏远地方的货物运输,海运司还会给予优惠的措施。
业务的拓展,使得海运司原来的人手也不够用了,因而顾昭通过朝廷与吏部,又为海运司增添了几名官员与主事,当然为了这几个位置,京城那边不说争得头破血流,拿到名额的人也是颇费了番工夫,然后包袱款款地赶到姚城赴任。
虽然后来的人背景不如之前的来得简单,可如今的海运司就是顾昭的一言之堂,背景再大,到了他地盘上也得老实地盘起来,当然也没人蠢得跟顾昭作对,顾昭和燕沐明显很得圣心,又得下一任继任者的信任。
第407章 第二次归来
在等待第二次出海船队归来的时间里,京城又有新的事物吸引大众的眼球,那就是由太女殿下牵头的火器营的建立,因为就在京城,这么大的动静,以及人员的调动,不可能做得悄无声息,于是京城上下便知道了,海军掌握的秘密武器是真的,不过海军是最先使用的,效果可观后皇帝决定为其他军队配备火器营。
火器营的建立颇受武将以及勋贵家族的重视,火器营的掌权人是太女殿下,能进去的话,就可以成为太女殿下的心腹,以后升官加爵有望。
而且众人光是听外面的传言,说火器威力有多大多大,但到底没亲眼见识过,所以起初还抱着观望的态度,包括武将也是如此,但想来燕沐那小子应该不会故弄玄虚,所以总的来说还是看好的,毕竟火器营投入大,陛下不可能浪费钱财搞这么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