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的太平宫的太极殿内,张冲再一次和诸多门下发生了争吵。
其中重点围绕的就是张冲要亲征一事。
当时,作为枢密的杨茂正向张冲禀告东征辽东的准备工作:
“王上前令工部造船,如今皆已集于渤海章武。又令财部转输粮秣,如今大半已经运至卢龙塞。如今船、粮、器械已备,只等王上选定出征兵马,拣选将校幕僚组建东征幕府,即可奔赴辽东。”
张冲听完杨茂的话,就拿着册牍翻阅着,上面记录着这次东征辽东的所准备好的物资。
如今泰山军的确家大业大,此时的河北全境分田已经过了一个收获季,各地储备甚丰,所以光第一波运送到卢龙塞的军米就有十万石。
这份册牍上还有枢密院草拟的出征部队名单,其中所涉将校数十人,皆被隶在名册上。
这些将校都是枢密们考察后,根据其过往履历和最近其部状况而拟定的。单这一条,就比其他势力要更精细。
张冲大概看了一下这份名单,发现其有几个来源。
第一个就是五军野战部。这是泰山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核心,也是历次出战的绝对主力。
其中这里面的将校又大多来自于董访、张旦两个系统。
因为这两个系统一个驻守北方,一个驻守东北,都吸纳了所在地的精锐武士成军,所以这两个系统中,也是北人最多的两个军团。
这一次东征辽东,无论是人情地理还是忍耐冷酷的严寒,北人都比南人有太多的优势了。
还有一点是,五部野战军都是集结一处,部队相对集中,也距离辽东距离更近,尤其是张旦麾下的右军元帅部就驻扎在右北平,更是出征的首选。
此外,张冲也看出枢密们调兵的一个原则,那就是并非将一地之兵全部调往前线,而是拣选抽调,从每部兵中抽调一部分,或一半,或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视所抽调兵所在地方形势以及兵种情况而定。
比如,驻扎在右北平的张旦军团被抽调了八千人,驻扎在上谷的董访军团被抽调了五千人,然后丁盛部被抽调三千,关羽部被抽调两千。再加上于禁麾下的中护军五千人,一共就组成了此次东征辽东的核心武备两万三千人。
同时枢密们也考虑到了张旦军团和董访军团的现实情况,因为他们本身就有防守北疆的任务,所以当核心营头被抽调到辽东后,自然要填补上面这个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