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苏醒,太庙祭祖

若是他这一世真成了王子,处处受限,还可能被卷进夺嫡争位的风波当中。

自己一个老祖宗,还得和玄孙辈抢东西,光是想想,秦落就觉得离谱地摇了摇头。

一旁的秦不语正歪着头,盯着自己的堂哥。

今天自己堂哥咋就这么奇怪。

一会神神叨叨,一会手舞足蹈。

莫不是自己喊他起床早了,导致自己堂哥现在还在梦里?

秦不语抿了抿嘴,轻叹一口气。

她这个堂哥命苦,五岁丧母,十岁丧父。

虽然她听自己父亲提到过,自己这个堂兄武道天赋不错,甚至比开国武皇帝还要厉害。

可她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反倒自己这堂哥身子骨从小就不好,气血极弱,要是生在从小就要下地帮忙耕作的农家里,恐怕都难以养活成人。

外加堂哥的心思似乎同样不在练武上,一心去逗弄那些怡情舒心的花花草草。

所以她父亲常常感慨完他堂哥的天赋后,又补充一句“天赐秦家麒麟儿,可惜是断角折尾的啊”。

但秦不语对自己这堂哥没有什么恶感。

在小时候第一次见着堂哥时,他带着自己介绍认识了不少新奇的花花草草,还送给了自己一盆剑兰,说是哪怕是小孩子也好养活它。

只不过。

秦不语心里清楚,堂哥如今这样快活的日子,恐怕难以一直过下去了。

这次太庙祭祖后,及冠的宗室子弟都要被安排未来的方向,为国出力。

毕竟秦家立国五十年以来,虽然灭国之灾不再遇到,但外患不断,几乎秦家每一代都有不下十位她认识的亲人,死于疆场之上。

深吸一口气,秦不语拍了拍秦落,挤出个笑来道:“然哥,你想好之后要朝哪个方向发展了嘛?

要是你没想好,我觉得善语堂比较适合你去。

等下大伯来问你话,你就说自己一心向学,不是争勇斗狠的性子,这样他们就不会考虑把你分去弈武堂,或者军略堂去了。”

她这番话是好心提醒。

秦家五年一次的大祭,即是追忆过往先祖筚路蓝缕,也是分配成年的宗族后辈去到合适的位子。

像是善语堂,是钻研经典,学习文辞之处,若是去那再深造学习几年,之后便可以在秦家的书院里做教书先生,或者成为起草诏令的舍人。

其实她觉得自己堂哥若是性子硬一点,那弈武堂才最适合他的。

毕竟秦落还是练气三重的修为,在战场上能是以一当百的猛士。

而军略堂,在秦不语看来,是最不适合自己堂哥的。

毕竟他每日逗弄花花草草的,她无法想象有朝一日他站在战车上指挥千军万马去排兵布阵的样子。

听着秦不语支招,秦落点了点头,心领了她的善意。

不过他心里早有其他打算。

再活一世,他的目标自然不是苟安。

他现在大仇未报,修仙未成,早早躺平对他来说反倒不是一种快乐。

这一世的事情,这一世就该解决,留给下辈子算什么?

那不是把原本简单的事,变得复杂起来,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看到秦落点头,秦不语以为自己堂哥听进了她的话,嘴角溢出几分微笑道:“堂哥你放心吧,现在我们郸国强大得很,边疆的战事越来越少了,别人都不敢来打我们的。

所以你就逗弄你的那些花草,然后去教教书,多是件惬意事啊。”

“不语啊,我们秦家的宗室子弟应该居安思危才对。”秦落语气有些沉重,“太庙内先祖的英灵还未消散,边疆上战士的鲜血仍然在抛洒,怎么就能一心想着过安逸日子呢。”

他叹了一口气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啊。”

秦落的这番话,是站在老祖宗的角度,对家族后辈出言教导。

毕竟家族后辈里能出优秀的人才,对家族的延续是很有利的。

此时望着堂哥深邃忧虑的神色,秦不语恍然觉得他一反平日散漫的常态后,像极了阅览战报时的父亲。

而堂哥那一番话,不由得也让她开始思考起来。

似乎自己确实有些追求安逸日子,经常吵着要去买好看的配饰,还觉得自己父亲作为大将军,东西都修修补补地用,节俭过了头。

沉思好一会后,秦不语猛然抬起头家,面色一僵。

“哎呀,我们走岔路了,去太庙要走左边。”

“用心看路。”秦落在秦不语头上轻敲一记爆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