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听不懂台词,但是曲溪却隐约能从张洋的情绪和声音中隐约感受到一种共鸣……那是一种语言无法描述的感觉,就好像有时候你看一幅抽象画,虽然看不懂,却能感觉到画家想表达的某种情绪。

后来,曲溪从陈老师那里学到了一个词儿,叫艺术的共鸣。

大概就是说,好的艺术作品,不会受语言和文化层次的限制,而是会通过情绪传达内容。

直到张洋的表演接近尾声,经过现场导演的提醒,曲溪才回过神来。

他望着空白的宣纸,而后重新沾了墨……

舞台另一侧的灯光渐渐收拢,张洋弯腰朝台下示意,而后又朝镜头稍稍躬了躬身。

原本安静的棚内,顿时响起了掌声,而且持续了很久,张洋不得不再次朝观众鞠了个躬。

几分钟之后,曲溪收笔,摇臂移到案台上方,曲溪的画被投到了大屏幕上。

他画的是一副风雪归人图,草木寥落的荒原被大雪覆盖,一个裹着风衣的男人在冒雪前进。

张洋看着那副画愣了好一会儿,良久才回过神来。

他演的舞台剧,名字叫《冬夜里的呐喊》,还有一个中文名的翻译,叫《迷失的归途》,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年少时被迫外逃的男人,中年时想要回家,却发现故乡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而他在故人们的口中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危险分子……

曲溪这幅画虽然是地道的中国画,可画中的意境却与张洋表演的故事意外的十分贴合。张洋转念一想,或许是陆寻一早就和曲溪说过这部剧,提前安排了曲溪画这幅画吧,不然哪有那么神奇的巧合?

很快,他就证实了自己的猜测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