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页

汉祚高门 衣冠正伦 1950 字 2022-11-11

但只能困在这方寸之间被动防守,终究是一种气弱,因而对于士气的维系便有极高的要求。所以北地坞壁要么以宗族为单位,要么众人推举一个德高望重的首领,以增强凝聚力,避免被从内部瓦解。

渐近日暮,兵卒们结束了一天的操练,结伴往山泉处去泡澡活淤,舒展筋骨。这时候,一个身披轻甲的中年人在亲兵指引下行向此方,远远便对沈哲子拱手道:“郎君何时到来?方才过于嘈杂,竟然不曾远迎。”

沈哲子笑着摆摆手:“我只是闲来无事过来观望片刻,何劳郭侯亲迎。”

中年人名为郭诵,同样是北地流民帅出身,乃是前荥阳太守李矩的外甥和部下。李矩虽然不及刘琨名大,但是说实话,他在世时抵抗羯胡对石氏造成的伤害较之刘琨还要大一些。刘琨更多的是依靠自身名望笼络流人以维系局面,而李矩部却是在一场场血战中赢得一个立足之点。

身为李矩部下重要将领,郭诵也曾数次恶战大败羯胡,但可惜终究兵微将寡,大势不再。随着局势越发糜烂,李矩部下多有要投降羯胡之意,迫于无奈,李矩只能率领亲厚部曲南来,却在南归途中坠马而亡。至于郭诵等跟随南来的部将则滞留在了豫州弋阳辗转各方,没有朝廷诏令不敢南渡归朝。

沈哲子是偶然由陶弘口中得知李矩余部滞留豫州之事,因而花费了很大的代价,才请陶弘的父亲陶瞻帮忙将郭诵等人送来曲阿。由于没有朝廷的明诏,这些人也只能先留在沈家庄园中,顺便帮助沈哲子训练部曲。

正因为有郭诵这样一个与羯胡力战不屈的北地悍将统御训练,沈家部曲战斗力才得以飙升。沈家虽然不乏统兵之才,但是世居江东,对于流民兵的战斗风格终究有些不熟悉。有此互补,才能让沈哲子更加有底气。

看着脸上不乏风霜沧桑的郭诵,沈哲子心内不禁感叹,朝廷对于这些在北地苦苦支撑的孤忠悍将实在亏欠太多!如此良才不得重用,焉有不败之理!

抛开心头这些思绪,沈哲子对郭诵笑语道:“我今次来,还想知会郭侯一声,请郭侯做好准备,稍后与我同往都中,为李使君恭请哀荣。还有郭侯若愿意的话,我想为郭侯请一宿卫之任。”  今天考的不好,作文写砸了,没心情更新。。。一更吧。。。同学们要加油啊。。。

第252章0252 忠骨难封

“李、李使君……”

郭诵听到此语,眼眶霎时间红了起来,南渡以来梗在他心口最大心结还非自身际遇的不堪,而是故主李矩去世已经数年之久,但却至今不得朝廷封谥。对于他们这些荥阳旧部而言,关于李矩的封谥不只是简单的一份哀荣那么简单,更意味着他们过往在北地浴血奋杀、抵抗羯胡的努力究竟有无意义!

因为未奉诏而过江,郭诵本身不便抛头露面,但即便是如此他也不曾放弃努力。过往数年来,分遣部曲四方奔走,辗转请托,然而却始终难以沟通中枢,反而因此而暴露自己的行迹险些招惹到仇敌的追杀。

现实如此残酷,许多跟随南来的荥阳旧部或是销声匿迹,或是转投别方,这不免让郭诵更加悲愤哀伤。若非那时恰好沈哲子关注到他让他看到一丝转机,只怕他也要返回北地投一坞壁之中了此余生。

“若郎君能为旧主伸屈请封,诵必肝脑涂地,报此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