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页

汉祚高门 衣冠正伦 1729 字 2022-11-11

又过了一会儿,先前离开的那督护李冈匆匆行入进来,先对裴融之微微点头,然后才又对沈哲子说道:“大都督请驸马帐内相见。”

裴融之起身相送,临别之前低声对沈哲子说道:“今次之事不必多言,大都督自会给驸马一个满意交代。”

沈哲子闻言后不免一笑,交不交代他倒不在意,不过先前那些人在营中勾结暗谋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假使得逞,也算是给荆州军出一口气,陶侃未必会追究。可是现在非但不成,反而闹出一场极大风波,陶侃如果不借此发难打击军中这些山头,那就真是没什么政治智慧了。

陶侃的中军大帐距离水边甚远,沈哲子他们几乎穿过了小半个营地才到达。待到近前通传手令之后,沈哲子身后的亲卫包括陶弘在内都被拦在了外面,只有沈哲子一人被迎入了大营中。

一俟入帐,当即便有一股浓郁的艾绒气息扑面而来,营帐内空间虽然不小,座席上却并无旁人,只在那帅席之后有一面宽达数丈的围屏,艾绒味道正是从那里飘出来,透过薄纱还能看到内中有几道人影在晃动。

沈哲子前行几步后才对着围屏拱手为礼道:“晚辈沈哲子,拜见陶公。不知陶公尊体欠安,冒昧打扰,实在惶恐。”

过了片刻,围屏内才响起一个略显老迈的慵懒之声:“只是经年老病患,一遇阴雨就骨痛难耐,老朽不堪,让你见笑了,择席自坐吧。”

沈哲子依言坐在了距离围屏最近的位置上,听到帐后陶侃那有些沉浊的喘息声,不免有些感怀。人言七十古稀,这位老人家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却还要统率万军舟船劳顿,于其个人而言,自然是荣耀,可是对一个国家而言,可见人才断层或者说人才的选拔有多严重的漏洞!

陶侃倒不是刻意冷落沈哲子,时入梅雨之后,他真的是关节肿痛得站立不能,只能靠艾灸略驱潮气。他又不是什么旷达物外的名士,如今坦胸露腹不便相见,反而是对沈哲子的正视。

“小儿建功,让人称羡啊!我在你这个年纪,还是浑噩度日,哪及你之风采万一。”

“陶公国之干城,累功甲子,人莫能及。晚辈要向陶公学的还有很多,哪敢自美。”

陶侃闻言后轻笑一声,于帐内翻一个身,摆摆手屏退挡住他视线的仆下,顺着围屏缝隙望出去观察着沈哲子,片刻后笑语道:“今日观你姿容,方知天命确有独厚。吴中望宗,雅气盎然,忠勇不失,仪容也颇美态,难怪你父目你为家室之宝,特意致信于我勿要相迫。如此佳儿,当得厚爱。”

沈哲子听到这话,不免有些赧颜,他与陶侃见过一两面,只是少有谈话。这老头年纪在这里摆着,即便是口吻有点倚老卖老,他也不好反驳。时人薄视此老倒也不是全因出身,实在是这老头有时候确实有点嘴欠,口无遮拦,让人下不来台。相对于别人在他这里遭遇的尴尬,沈哲子还算是好的。

不过话说回来,凭陶侃的功业来比较时人对其不公允的态度,心里有点怨气也在所难免,嘴上牢骚几句已经是难得的好心态。

“来日归家见到你父,转告他我可有迫你?我不迫你,你也不能薄待了我。我小孙在你麾下任事,今次你这功业也是不小,我自是不好代他请功,你可不要疏远了他,他对你可是钦佩得很。”

听到陶侃这话,沈哲子不免大汗。他本来还幻想着跟这样一位流传后世的名臣坐谈,应该谈一些天下大势乃至于深刻的历史规律才算符合气氛,但却没想到一直就在这家长里短打转转,乃至于公然给自家子弟讨要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