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页

汉祚高门 衣冠正伦 1742 字 2022-11-11

沈家如今家资丰厚,可谓江东首屈一指,但是此一类的消遣,沈哲子也很少安排人上演,玩不起啊!

但其实凡事都有一体两面,在有的人看来,这种娱乐那是穷奢极欲,充分体现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奢靡无度。但是也有很多精妙的技艺,就是在这种享乐之中,精益求精,达到了番邦异族难以企及的高度,且流传后世,成为民族的瑰宝。

不过其实沈哲子是并不怎么热衷这些消遣的,那些极尽巧思的道具,其实有许多都是在钻研技艺过程中所诞生出的副产品。

而且这一类的娱乐方式,仅仅只是单纯的视听享受,并不蕴含太大的信息量。像是后世各地次第发展起来的戏曲之类,便脱离了单纯的视听刺激,通过具有故事性的情节,将许多信息传达给观赏者。

在如今这个年代,小民其实是没有机会接触太多信息的,生活环境很闭塞,晨昏劳作,入夜即眠,既要承担生存压力,又要承受各种剥削。如果没有席卷整个社会的战乱动荡或是天灾,他们生生世世都要生存在这狭隘的环境中,既没有接受信息的途径,也没有接受信息的必要。

其实沈哲子一直有打算进行一些戏曲上的创作,就像他早年经常用的民谣造势。通过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传递给人一些是非观和价值观。这种文化上的改创,也是改变民风、意识形态的一种尝试。

眼下在都中虽然还没有付诸行动,但是在他家龙溪乡中,本来老爹所建的那个百戏园,已经有一些戏曲在上演。虽然都是一些时下盛传的鬼怪神异故事,但可以以此为基础,循序渐进,培养出这样一个娱乐方式之后,再附加更多的信息传递。

其实沈哲子本质上是一个比较悲观的人,虽然他一直在让家人钻研和推广印刷术,但并不认为单凭印刷术就能达到什么开启民智的效果。

所谓求学上进,在时下而言并不是什么能够让人有普遍共识的观点,哪怕印刷了大量的经籍发放出去,民众接受度如何也不容乐观。

要知道在后世改革初期,因为太多草莽弄潮儿崛起,取得了人生的成功,很长时间内整个社会都充斥着一种读书无用论。很多人对于知识以及接受教育所能带来的回报,完全不感兴趣。

而眼下沈哲子的亲身体会就是,诚然时下大族在学术上形成垄断,寒门子弟求学无门,看起来是一个很悲怆的局面。但其实说实话,很多寒门子弟对此压根就不感兴趣,因为这个社会哪怕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时代仍然没有给他们开放一个通往成功的路径。

任何一个历史制度的产生,都是要经过长久的酝酿,超前时代太多并不意味着能够一路狂奔向前,更大的可能是彻底玩脱,遭受到更为猛烈的反扑,继而让整个社会更加闭塞。

我倒不是质疑印刷术对整个社会进程的推动,但需要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去衡量,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效果。其实到现在,许多人都还面对读书无用的诘问,苦哈哈上了十几年学,月薪大几千,结果回乡一看隔壁二狗子初中辍学,现在已经成了企业家。其实无论做什么,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只是回报的方式未必尽如人意

第471章0467 帷中闲戏

时间已经到了傍晚,前往丹阳公主府道贺的人有增无减。虽然其中相当一部分分流到了秦淮河畔的沈园,但仍有大量的车驾逗留在了公主府门前,挤占了行道,往来都不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