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两个少年一起东拉西扯了一阵,杨峥便借机将他们这些时日探听来的消息总结了一番。

原来他们跟着老金的商队,不止在北江周围转了一遭,甚至越过临江到了两辽。

这临江在大余和大夏国之间,江面不算宽阔, 站在此岸隐约便能望见彼岸的景象,却成了两国之间泾渭分明的分割线。

先前两国交战的时候,便是因为这条河的缘故,导致战况十分胶着,因此才拖延了数年之久。若非大夏有了内忧主动示弱,恐怕这场仗一时半会尚且无法了结。

两辽都在临江的北岸,按理说更加靠近大夏,应当是大夏的附属国才对,可多年前辽国分裂成了东辽和西辽之后,东辽因为某些原因归属了大余,因此一直是大余的附属国。

“你们竟然过了临江?那不就是到了东辽境内了?”贺庆问道。

杨峥道:“岂止是东辽?西辽我们也走了一遭,若不是念及和大夏刚休战,我还打算去大夏国看看呢。”

刘璟倒不是很意外,他之前对老金的商队有些了解,知道他们行商的人无地域之分,只要有常年合作的当地商铺,便不会引来盘查和怀疑。

这也是他会找老金帮忙的原因。

“那边没有撤销商队的通行资格,也就是说打的不厉害?”刘璟问道。

杨峥点了点头道:“本来就是两个比北江城大不了多少的小国家,要真打起来,估计三天就打没人了。”

他这话听着夸张,却也不无道理。按照常理来说,越是小国家越经不起战争的消耗,所以它们的一贯作风都是依附于强国,旨在保住自己的主权即可,至于其他的国家地位之类的东西,它们并不是很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