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页

赵九福心思一转,暗道这个县太爷出的一个是孝经,让他们默写的字又特别多,可见本人必定是一个传统的文人,并且对考生们学识是否扎实十分看重。

想到这里,赵九福微微皱眉,心中有些担心这种有些迂腐的县官会不会不喜年幼的考生,但是很快的,他就把这些心思暂且收敛了,现在想这些也太早了一些。

他深深吸了口气,暂且先把四书文放到一边,先开始默写圣谕广训的内容来,这本书他早就背的滚瓜烂熟,更是常常一边背诵一边默写,这会儿在草稿上写起来十分流畅。

照旧先起草了一遍,赵九福仔细检查并无差错才开始誊写,誊写完毕先把这满满当当的几页纸放到一边晾干了收起来,这才开始解四书文。

因为他默写的速度十分快,写字的动作也又快又好等默写完毕还没过中午,这样一来四书文倒是不至于着急了,可以慢慢想,构思好了再下手写。

孝经其实是大类别,能说的东西,能引经据典的都不少,赵九福估摸着这位大人的心思,必定是属于特别传统,说不定还是奉行卧冰求鲤埋儿奉母那一类的。

赵九福自然写不出埋儿奉母那一类来,但是彩衣娱亲扇枕温衾倒是非常可以有,他这一次没有直接写完,反倒是一边写一边修改,以免自己把现代的一些精神代入进去。

就这么写着一直到快要收卷的时候他才完工,赵九福忍不住庆幸自己默写的快,否则的话这篇四书文就得是半成品了,要知道这才是县试的第二场而已。

第36章 县试(五)

考完第二场的时候赵九福的状态比之前还要好一些,赵家人照旧没有追问他考的怎么样,只是让他放宽心吃好睡好,连带着老陈氏已经连续杀了两只母鸡炖汤了。

考完的第二天,老赵头照旧是带着一个儿子上街去了,他四个儿子轮流使唤,统共也就一个人轮到两次,老头子丝毫没有不好意思,几个儿子心里头其实也挺乐意。

这一次陪着老赵头上街的是赵家老三,等他们一走老陈氏又开始坐在门口择菜了,没一会儿邓氏也过来了,一屁股坐下来就开始帮忙,三俩下就把一篮子的菜都收拾干净了,别说,邓氏有千般的毛病,但干活确实是利索也不爱偷奸耍滑。

邓氏干完了就等着婆婆夸一句呢,谁知道抬头就瞧见老陈氏一言难尽的脸色,她刚开始心中有些不明白,转念一想倒是反应过来,笑着说道:“娘,你是不是担心阿福考不上啊?”

老陈氏的脸色更难看了:“瞎说什么呢,阿福肯定能考中,我就是看你做事情不仔细,这菜老的叶子都没择干净,待会儿炒了还怎么吃?”

邓氏翻了翻菜篮子,无奈的说道:“娘,哪儿还有老叶子啊?”

老陈氏二话不说直接把菜全部倒出来,一边慢吞吞的干活一边说道:“我说有就是有,你闲着没事干就回家收拾收拾,我这边用不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