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页

这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城市,赵九福心中这么想着,有些庆幸自己虽然穿越了,还带着一个坑爹的系统,但至少生活的年代还算和平,这要是遇到什么战乱,灾荒之类的年代,那才是真的有得受罪,别说读书考试了,能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就不错了。

赵老四对新亭府还算熟悉,带着赵九福东走西逛的,没少给他推荐好东西,比如西街那边有家馄饨店很好吃,味道鲜美不说价格也便宜,他们午饭不回家煮了就在那边吃。

又比如城内有一栋迎宾楼,据说十分欢迎才子,若是能留下店家满意的墨宝吃饭就不用钱,这些年来新亭府也没出什么大文豪,此地也不算特别有名,不过读书人都爱去。

赵九福不重视口腹之欲,对于去看读书人吟诗作对也没啥兴趣,最后反倒是跟着赵老四走街串巷,看看有没有什么便宜东西可以带回去戴河镇。

大城市的物价是贵,但有些东西却比戴河镇便宜,比如时兴的花样之类的,带回去不说家里头女人们喜欢,就是倒卖给镇上的秀坊也可以赚一笔。

这些自然是赵老四说的,赵老四一开始还有些放不开,后头见赵九福不但没有阻止,反倒是有些兴致勃勃的样子,他就高兴起来。

拍了拍弟弟有些稚嫩的肩头,赵老四乐呵呵的说道:“我还怕你们读书人看不得铜臭味,你不在意就好,我就说好好的来一趟新亭府,咱们总不能空着手回去,不说赚多少,把路费赚出来也是好的,这些小生意你四哥我常做,你且看着就是。”

第50章 赚钱

赵老四确实是很会做生意,他选择的那些货物个头不大,价值也不算特别高,但却都时兴,保证到了戴河镇能够销出去,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正因为不起眼,到时候就算是卖了也不会被人注意到,可谓是一举两得。

赵九福旁观了一日,心中有些奇怪的问道:“四哥,既然你这么会运货,为什么平时不来新亭府走走,不说从商,偶尔走一趟也比种田赚得多。”

不是他说,他们家若不是老赵头和赵老大,赵老三都是木匠,光靠着那十亩地能把一家老小养活就不错了,更别提送他读书。

赵老四回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出过远门,他们家有积蓄是一定的,但乡下的日子终归是清苦,看赵老二丁氏一门心思想要再做生意,回到县城里头居住就知道了。

但赵老四明明有做生意的本事,却踏踏实实的留在陈家村不动,甚至老老实实的跟着父亲兄弟下地种田,这实在是一件让人奇怪的事情。

赵老四原本在翻检货物的动作微微一顿,半晌才叹了口气笑道:“我这不是放心不下你四婶吗,再说了,做生意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且不说咱们来去的花费,你若是长期做的话挡了别人的门路,到时候人家找点关系有的是办法让你做不下去。”

赵九福一听觉得也是,像是这种走货的路子肯定有人常年占据,他们偶尔走一次自然不会有人来管,但走的量多的话可就不一样了。

他也没注意到赵老四脸上闪过的一丝不自然,还说道:“四哥,我跟着你也帮不上什么忙,不如我去书店看看吧,说不定还能找到什么赚钱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