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收到信之后,老赵头夫妻俩就找下一辈的孩子来读,赵九福考中进士之后,他自己拿出一部分银子,赵家又出了一部分,加上村子里头大家伙儿凑的,买下来的族地出来的银子,为陈家村的孩子在村子里头捣鼓了一个私塾。
虽说这私塾的先生不过是个落地的童生,但给小孩子启蒙却是足够了,陈家的孩子年幼的时候也都去这里读书,年纪大一些之后,有天分的就送到镇上去,没天分的就看他们自己怎么想,对于这一点老赵头倒是不强求。
所以老赵家现在,天分还可以的赵丁顺和赵顺安在镇上读书,赵顺平却读不进去,如今还是在私塾里头认字,平时宁愿跟着老赵头学木匠手艺。
即使没有天分,读信的本事倒是还在,偶尔赵顺平在老宅学木匠手艺,老陈氏就抓着他给读信,一封信能读上十几遍,左右赵顺平也不觉得烦就是了。
按理来说赵九福与他们的年岁相差不大,关系应该不错,但实际上他们出生的时候,赵九福已经是秀才了,家里头从爷爷奶奶到亲爹亲娘都尊敬赵九福,更别提他们了,这些孩子一个个都把赵九福当做长辈看待,在他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出,比见了自己老子还老实。
这一日送信的人熟门熟路的到了老赵家,老陈氏自然高兴不已,又是让人赶紧招待,又是喊赵顺平过来看信,赵顺平也干净洗了把手过来了。
等打开信封一看,赵顺平倒是笑着说道:“奶,小叔的儿子出生了,起了名字叫赵顺灏,你又多了一个孙子,我有小堂弟了。”
“生了,是个儿子!”小陈氏方才收到信的时候就猜想是不是这事儿,算算时间可不得已经生了,如今听见这话才彻底安心了,“信里头有没有说你小婶子和小堂弟怎么样?”
赵顺平从头至尾原原本本的读了一遍,老陈氏听着已经泪流满面,擦着眼角说道:“你小叔也有后了,我就算是现在立刻去了,这也能合眼了。”
赵顺平听了这话却吓了一跳,连忙说道:“奶,可别说这话,您跟爷爷得平平安安长命百岁,这样我小叔在外地当官才能安心。”
老陈氏也就是随口一句话,听见这话猛地拍了一下赵顺平的肩头,笑着说道:“那可不是,现在日子这么好,你奶奶我还舍不得走,哎,赶紧的,出去告诉你爹,你二叔三叔四叔这个好消息,还有你爷爷,老头子,你怎么就这么坐得住,咱阿福有儿子了。”
在老陈氏的大呼小叫下,老赵家的人很快都知道了这个大好消息,一时间人人都觉得高兴,兴高采烈的模样一看就知道家里头有喜事儿。
赵顺灏人虽然还未回来,老赵头却执意在这里办了满月酒,孩子不在,但大人可以热闹热闹,让大家伙儿都知道他们老赵家又添丁了。
第206章 意外之喜
还在襁褓之中的赵顺灏的满月酒,成了赵九福任职之后第一次宴请琼州府本地豪绅官僚的大宴会,就连远在琼州营,不能擅自离开的魏昌平也送了礼物过来。
相比起赵九福刚来的时候,琼州府的当地豪族倒是客气的很,对着刚出月子的严玉华和赵顺灏满口夸赞,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平时关系多么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