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页

严玉婷不在,白氏身边的丫鬟只得硬着头皮来劝,“夫人,老爷也是一时在气头上,等这事儿过了,肯定会理解夫人的苦心。”

白氏却冷笑道:“哼,他还不是看那赵九福发达了,能帮得上忙了,这才对严玉华刮目相看,当年他可从未多看这个大女儿一眼。”

不得不说白氏还是十分理解这位夫君的,她这会儿虽然委屈,但却并不害怕,毕竟现在儿女都大了,严涛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左右严波也不敢休了他。

只是白氏一想到自家聪慧的女儿玉婷现在的苦日子,再看赵九福蒸蒸日上的官位,心中就如同被蚂蚁在啃噬一般,当年她就不应该同意这门婚事。

蓦地,白氏忽然想到一件事,脸上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来:“都说皇帝喜欢赵九福,是因为他长得好,两人有不可言说的关系,大小姐表面看着风光,心里头只怕也都是苦水。”

丫鬟听的心中一惊,连忙劝道:“夫人,这不过是坊间传言,可不能乱说。”

白氏却冷笑道:“空穴不来风,回来也好,到时候让我看看这大小姐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第219章 久别

赵九福可不知道京城那边的传言,也是新帝上位之后某些人攀附不上,眼看魏昌平和赵九福要平步青云了,前者手握重兵他们不干非议,后者远在琼州,便有些人皮痒犯贱想要诽谤两句,无非是将赵九福的实干能力压下去,反倒是污蔑他走裙带关系。

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些风言风语是不可信的,别说不是真的,就算是真的又能把赵九福怎么样,真的摊开来讲的话,第一个得罪的那是皇帝。

也就是白氏这样的妇道人家听下人讲了一耳朵还当真了,不但不帮着自家人说话,反倒是存着几分看笑话的心思,不得不说严老夫人看不上她不是没有理由的。

随着越来越靠近京城,严玉华反倒是有些感慨起来,当年她第一次从金陵去往京城的时候,心情可没有这么轻松,虽然她当时也不在意禄国公府的婚事,但总是觉得意难平。

时隔多年,再一次乘船返回京城的时候,严玉华的心情却大有不同,她不但心平气和,甚至是欢欣雀跃的,此时她身边不但有丈夫,还有两个孩子。

他们转马车的依旧是那个码头,赵九福抱着赵顺灏下船,还好心情的说了一句:“说起来当年咱们第一次见面,就是在这里了。”

严玉华微微一笑没有说话,赵顺灏倒是好奇的问道:“爹,娘,那时候灏儿在哪儿?”

赵九福扑哧一笑,假装思考了一下才回答:“灏儿大约是藏起来了,当时爹娘都没能看到你,不过这一次灏儿也在这里,咱们可以一起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