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逐渐繁荣的高陵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127 字 2022-11-12

卢安寿安排的护卫则在李泰的身后不远不近的地方拽着,基本上真出现了什么刺客卢安寿只要上去挡刀,那么身后的护卫很快就会来到李泰身边了。

而高陵这么个小县,原本在贞观元年的时候被李世民给撤销掉了。

毕竟长安城虹吸效力,让长安城还没满人前,对周边小县城的人才吸引基本是毁灭级的。

不过,只要长安人满为患,那周边这些小县,很快便会主动吸纳从待不下长安的人才。

只不过现在是贞观三年,在贞观前几年,因为连年遭灾,李世民都让百姓们自己去谋生路,所以长安周边的县城,不说千里无鸡鸣,但的确没有什么人烟。

这也是李泰组织人力进行开垦,好像没有什么世家跟李泰起争执的原因。

因为最近几年虽然长安常常遭灾,除了李泰兢兢业业的开垦,其他人也没什么兴趣。

世家能直接侵吞那些遭灾后的百姓们手中的成熟田亩,至于李泰开垦出来的田亩,第一波种植出来的粮食每亩地有没有一石都不知道,他们是疯了会看上这些田地。

就算要下手,那也要等到这田亩能够生产两石以上再说。

只不过,这些土地挂在李泰的农业学府名下,除非李泰彻底失势,否则谁打这些土地主意,那就是跟李泰过不去,理论上来说,这世上不会有人这么蠢的。

现在随着李泰的农业学府落户高陵,说实话,李世民有点想要恢复高陵这座县城的意思。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聚集在高陵这里的人开始越来越多了。

李泰在这里收拢了流民建设了房屋,甚至重新编辑入册,掌握着这里百姓的信息。

然后李泰在高陵这里建立了农业学府,单单农业学府的学生与老师就接近了两千人了,再算上当初的流民,多少也算是个四五千人的小县城了。

李世民仿佛也没有看到似的,而是任由李泰在这里管理。

李泰采用了蹭长安人流量的手段,比如说长安是有夜禁的,但高陵这里没有。

而且除了学校所在区域有围墙拦着,进行着封闭式的管理,但高陵本身并没有城墙。

当然这些居民本身则是会建立栅栏,防备一些野狼什么的来到了村子里。

如果只这样,那这就只是一个依托学校发展起来的小县城算不得什么。

但随着孔雀在李泰划出的地点上建设起一个超大型购物广场,就开始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还是那句话,因为是依托长安,这里与长安相距只有二三十里,正常人一天能够走得到。

所以很多能在长安的东西市里面的东西,孔雀都让他们送到这里来。

最重要的是,高陵这里的超大型购物广场是二十小时营业,子时才会关门,所以到了夜里也都很有人烟,甚至会形成小规模的市集。

当然不能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主要问题,还是因为照明。

蜡烛这种东西虽有了,但用得是油脂,烧起来有黑烟与臭味,还需要想办法进行改进。

就算这种蜡烛,那都是贡品,所以较为便宜的照明手段还是火把,以及燃烧起来的火堆。

所以,李泰虽然想高陵这座城市二十四小时都能接受长安来的客人,但就现实来说,还是成本问题,至少等到墨科能腾出手来去研究蜡烛才行。

即使如此,靠着这个越来越是丰富的大型购物广场带来越来越多的人流量,当地百姓也开始本能的把自己的房子出租出去,偶尔赚取赚取一点收入。

当然最重要得,围绕这大型购物广场的地皮,随着冬去春来开始疯狂的增长价格。

这里的地价自然比不上长安,但如果把长安算作是二环的话,那现在李泰的高陵也算是三环区域了,尤其这里配套设施相当完善,商机充沛。

原本盯着长安的商人,也很快嗅到味道向这边过来,但他们买不了土地,只能租房子。

至于这些地皮肯定是在李泰的手中,毕竟自己以后的农业学府要钱的地方还多着,以后说不定就只能勉强靠着这些租金度日,比自己在这里的日子也过得很是艰苦的啊!

“不过只蹭了长安人流量的三环,房价想要超过长安城内,想来要等到图书馆对士子进行开放才行,那时候高陵也算是有自己特色的吸引力了。

不过真要到那时候,那阿耶应该会来过问吧。

我直接把这些地铺塞给他,不知道能不能直接让自己作为高陵的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