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粮票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578 字 3个月前

不过即使是如此,王珪真从魏王府中拿走十万贯财富,却也不由感觉到唏嘘。</p>

魏王这人太恐怖了,要是稍微心智不坚定一点的人,面对随意可以拿走的五万贯,难道谁还不会动摇吗</p>

自己来雍州,做魏王的长史,李世民也只是让自己照看李泰。</p>

毕竟当初李</p>

泰离开有安抚李承乾的成分,虽然是长孙皇后为了维护李唐的传承有序所以强行要求的,但对李世民来说,这过程中李泰是受委屈的一方,所以便让王珪过来照看。</p>

若李泰偏离正轨,则让自己帮忙扶正,若是李泰心生愤满,则自己帮忙安抚。</p>

然后自己过来后,魏王哪里有一点点受打击的样子,整一个龙精虎勐的在洛阳城里面转悠了一圈,然后就开始布置开发洛阳的计划了。</p>

而魏王的规划,以大唐为基,以运河为脉,煤米油盐酱醋茶,每一条线都是有所准备。</p>

所需要的资金也都准备妥当,而这一切也不过只是洛阳腾飞的基础。</p>

然后农业学府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让他安排到一个个食品加工厂,以及各类别工厂中。</p>

明明有那么多能作为小吏甚至磨一磨成为九品官员的人才,但在这洛阳就仿佛是一把食盐洒在了汤水里面,消失的干干净净了。</p>

所以王珪没胡乱插手李泰的举动,而是默默观察李泰的措施。</p>

然后自己便见到洛阳城中,开始出现各种各样招工的厂子,甚至连王真儒的高陵徭役,也开始了几乎无限制的招工,修建起洛阳的道路,就不见有丝毫停歇的。</p>

也真有那种无产无业的流氓,如果没惹事还好,但只要惹事,马上就会被魏旭盯上,当天就被打包送走送过去挖矿,当然跟洛阳百姓来说,就是劳动改造去了,至少治安好了不少。</p>

总而言之,随着魏王的到来,整个洛阳开始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活力,尤其洛水之弈这种棋局宣布在洛阳举行后,洛阳的这种积极向上的劳动热情几乎被彻底的激发出来。</p>

洛阳百姓们的干活热情变得无比的炙热,仿佛就是想要在天下人面前涨涨脸面。</p>

说实话,对魏王能激发出百姓的干活热情这种事情王珪是真看多了,没什么好奇怪的。</p>

但王珪还是不理解的自始至终那就是魏王的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p>

是的,王珪对于这件事情是真不理解。</p>

王珪不是普通百姓,他是真正站在过大唐巅峰,更在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作为过渡宰相,真正执政过大唐的。</p>

所以他清楚的知道,这个世界干什么事情到最后终究会归于钱粮二字。</p>

而魏王的操作自己看懂了一部分,那就是魏王好像砸入了很多钱,但很多钱却又以各种各样的形势被魏王收回到手中,这让魏王好像又没有怎么花钱。</p>

王珪以手中的粮票为媒,眼中冒着微微的精光,仿佛想要看全李泰的整个规划。</p>

当初魏王提出的炭米油盐酱醋茶这七项看起来并不怎样起眼,却是百姓必需品,不说百姓们每天都需要购买,但只要想生存下来,这些就必须要有所储备。</p>

而魏王仿佛通过这些看起来微小的东西,从百姓手中获取赚到的钱,甚至不仅是这些,还有吃的米面,穿得衣服,这些都仿佛让魏王放到百姓手中的钱回到了魏王手中。</p>

但自己不明白了,这钱在百姓手中流通了一圈,魏王最后拿回这钱,但这过程中看起来好像最终获得了收益的是魏王,甚至自己都不敢确定魏王到底是真赚到钱,还是在玩游戏。</p>

至少百姓们仿佛在这钱币的流通中获得了什么额外好处,让他们变得更像充满活力,让他们不再死气沉沉,而仿佛找到了希望的样子。</p>

王珪看着自己手中的钱票与粮票,却想通过自己的精神天赋,梳理这粮票与钱粮的因果。</p>

但自己看到得越多,却反而让自己有些更迷茫了。</p>

王珪一开始以为自己的精神天赋是能够辨忠奸,知善恶的天眼。</p>

但实际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底蕴的丰富,一直到成为大唐的宰相,王珪才真正确定,自己的精神天赋能够看出某个人或者事物上的某些残像与因果。</p>

但想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却需要自己的知识底蕴。</p>

而现在王珪明白,自己虽然从这粮票与布票上面看到它的流通方式,但自己并不理解这东西,说到底是自己的知识底蕴不够,解析不出来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