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饼制作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371 字 3个月前

“面点师傅可以培养,而且更多也只是学徒,保质期的确是问题,不过如果是在冬天,那冬天的寒冷会庇佑我们,让这些面点的食物时间变长!”李泰开口说道,

“这样时间就够了,至于运输如果是在河南道,我可以保证每个人口超过两千的村子都有农学社存在,从而确保能把这些面点发送到有户口的百姓手里。”

“当然,发放礼物一开始时所能发挥出来的效果自然是非常有限,这点我是清楚的。

但百姓们对朝廷的信任本来就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百姓们与我们大唐的朝廷构建双方信任的渠道,总比被世家隔离开来,我们与百姓之间根本就没有信任之说来得好吧!”

李泰看着唐俭道,“什么事情,朝廷若逼着百姓去做,这本身就是事倍功半的。

但如果是百姓推着我们去做的话,那就是事半功倍了!”

“听起来的确是很有道理!”唐俭此刻听到李泰的话明白的点点头,但唐俭略带着几分无奈道,“但整个计划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什么问题?”李泰想了想,没觉得这东西有什么问题啊。

至少在自己的记忆中,就算再克扣的私企老板到了过年总应该送个红包吧,又或者给点月饼券打发打发。

员工们也知道这东西来得不容易,拿东西时哪个不眼疾手快。

毕竟这礼物说不定是自己这辈子在这公司收到的唯一好处了。

“问题是没有钱!”唐俭看着李泰很是无奈的说道,

“魏王,如果按照您的做法,那这就是以后需要长时间推行下去的工程。

这惠及两百万户以上的百姓,哪怕一个月饼两文钱,想要让百姓们都吃上,每年消耗也是三百万以上,更不要说年节礼物会更贵。

换句话说朝廷需要每年花在这个上的钱粮,至少一千万文。

也就是万贯以上,这还不算为配合这工作的隐性支出。

不划算,实在是太不划算了!”唐俭连连摇头,直接把李泰的建议给否定了。

哪怕这建议真能达到效果,那以后去人口普查时,绝对会有相当大方便,但这东西的代价有些太大了。

李泰看着唐俭的样子,神色却也不由带着几分无奈。

因为李泰明白,如果真铺开到全国,并不是按照唐俭这么计算的,整个生产成本实际上非常低的。

李泰也没坚持,因为李泰清楚,这件事情的困难对自己来说是不存在的,前提是要自己坐镇中央调度资源,同时让农学社之类的基层组织去做这个物资的发放者。

但这件事情不能自己来做,至少现在不能让自己来做,所以李泰也无奈了。

不过即使如此,李泰与唐俭不断的交流,也完善了唐俭普查人口的细节。

同时,在自己把农业学府的体系交给唐俭来使用调度,别得地方不敢保证,至少京畿道、河南道以及幽州学府的所在的河北道这些地方想来都能够给唐俭助力。

但其他地方,尤其蜀地的剑南道,唐俭想要一份满意的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怕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对李泰来说也无所谓了,毕竟自己能做得事情也就是尽力而为了。

不过,因为与唐俭之间的交流,李泰自己倒觉得自己也应该给河南道的百姓发发福利。

当然也是为了自己争一口气,表示自己的计划能够顺利的实行下去,你没有钱是你的问题,绝对不是自己出的这主意的问题,

看看时间差不多中秋节快到了,李泰大手一挥便表示,中秋佳节来临,河南道有大汉户籍的百姓只要到附近农学社去报名上交十文钱,那今年中秋时,就能去农学社领取一份月饼。

说实话,李泰提出这十文钱,倒不是为了赚钱,主要是为了让百姓们珍惜到手的月饼。

百姓们对于免费的东西,或多或少就是会有那么一分好像糟蹋了并不心疼的样子,

但李泰,可舍不得自己的东西被糟蹋了。

而面对李泰发出的这个告示,绝大多数的百姓多少是带着几分的将信将疑。

毕竟对李泰来说十文钱微不可见,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十文钱已经不少了。

吃得节约一点,说不定能够吃上两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