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窦老氏和三房的人,霍承毅每天出门的时候都要跑他家门口去瞧上一瞧,面带微笑的模样吓得他们连门都不敢出,就怕出门弄不好被套麻袋。
酿酒初步的事情花了五天的时间就差不多了,三家人不停歇干活,近万斤野果子就全部处理完成,除去损耗,一百斤装的缸子一共装了72缸。
当然,这只是初步装缸封口,等后面过滤发酵之后酒的数量不可能有这么多,但霍承毅估摸了一下数量也十分喜人,这几乎是白来的银子啊。
“大牛,这样就行了?这样就能酿成啦?”
霍金水郑石海等人到现在还有点懵,干了几天活他们发现酿酒的方法其实也不难,这样就能把这些野果子酿成酒吗?怎么干活比他们种田轻松多了,这就能赚几十两?
“现在差不多了,等后面过滤发酵,倒是时间到了我叫大家,具体酒成不成年前就有消息,到时候咱们再好好包装一下,才能卖个好价钱。”
其实还有很多注意的地方,不过现在给大家说了大家不懂,只要酒没出来,大家心里其实都还没底,还不怎么相信野果酿酒的。
所以霍承毅暂时也没细说,反正到时候等酒出来,东西摆在面前大家自然就没有疑问了。
其他人都不懂这个,自然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之前以为还要花多久,结果真的把活干下来也就七八天,剩下的都是等待自然发酵,现在还没到秋收,大家还有时间去镇上做几天工。
所以本来还有些因为酿酒把时间耽搁而为银子发愁的众人脸色也好了很多,刚坐下休息还没离开郑家,就又一起开始讨论赶紧去镇上做短工赚钱的行程。
不能怪大家如此拼命,实在是生活所迫。
霍金水一家吃饭的人本来就多,还要供二小子读书;郑石海家的俩儿子年纪不小要说亲;霍大山更要养老婆孩子,压力山大,不努力干活就要饿肚子。
实际上不止他们,村里还有很多人家都是这样的,不下田的时候想方设法的都要找点事情做来赚钱,不然光靠田里的粮食,一家人过得更拮据。
因此每年农闲的时候,就是镇上做短工的高峰期。
如果去找短工时间有点晚,但霍大伯和郑家在镇上都有固定做短工的地方,不愁去了镇上找不到事情做,而且工钱很不错。
所以两家说完做短工的时候之后,就很有默契的问了霍承毅去不去,明显也是帮衬拉扶他。
关系再好也得有来有往不是,而且王秀珠怀孕霍大山走不开,他不去做工赚钱他家怎么办?
其实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害怕他闲下来又变回以前游手好闲到处混。
“大伯郑叔,您二老放心,我是真想通要改正的,短工我就不去了,我想自己做点小买卖,不用劝我,我就是说了你们也不信我,反正我跟你们保证,我不会再去赌坊,如果我没做到,随便你们处治,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