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君心臣心

只要点了卫辰为状元,让大周在赵真治下出了千年以来第一个连中六元的士子,那么赵真自然会被冠以圣君的名头。

名正则言顺。

千古圣君,受万民称颂,所作所为自然都是仁政善政,既然赵真就是圣君,那他一直以来的坚持也就有了大义上的依托。

之前大臣们还可以用古代明君的事迹来劝谏赵真,可如今赵真自己就是千古难得的圣君,要是大臣们还敢继续聒噪,那可就是他们的不对了。

这个圣君的名头,即便不能完全堵住言官们的嘴,至少也能让言官们消停一阵子,让赵真能够好好缓一口气,专心在后宫努力耕耘。

因此,赵真想要点卫辰为状元,并不是殿试时才临时起意,事实上,在乡试之后,听说江南省的解元已经连中四元之时,赵真就起了这个心思。

只不过,赵真当时也有顾虑,六元及第乃是千古盛事,一旦出现,必然会受到天下读书人的瞩目。

若是连中六元之人的才学不能让天下人信服,那么就算赵真强行促成这个六元郎,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不仅达不到他的初衷,反而还会给言官们多一个上疏劝谏的理由。

幸好卫辰一路走来脚踏实地,不仅在科举考试上连战连捷,诗集文集也畅销于大江南北,早已是举世公认的大才子。

这样的人物,就算完成连中六元的壮举,顶多会令天下人震惊,却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

“说到底,还是卫辰这小子自己争气,朕也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说起来,朕还要感谢他才是。”

一想到言官们有口难言的憋屈模样,这些年饱受言官之苦的赵真心里就一阵舒爽,连带着对卫辰也是好感大增。

然而,正当赵真心情大好,准备开口点卫辰为状元之际,殿下却响起了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

“陛下,殿试乃是国家抡才大典,岂可为了六元及第的佳话,就行凑数之举?依臣看来,此乃误国误才之举!”

赵真想点卫辰为状元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确,这种时候还有胆子触皇帝霉头的,自然是龙图阁首辅韩章。

六元及第的祥瑞虽好,却仅仅对于赵真而言,韩章他们可不想看见赵真因此而平添了底气,在立储之事上愈发固执,听不进谏言。

就在韩章之后,次辅文彦昌也站了出来,对着卫辰就是一通狂喷:“此子虽才华横溢,却是个媚君谄上之人,心思实在奸险,微臣以为,此子不可取!”

接着,徐穆又出来讲了一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大道,句句引经据典,令人无可辩驳,差点把坐在御座上的赵真都给绕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