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非常务实的提交了一份修筑计划,采用民间集资和吸纳外资的办法来凑集修筑铁路的费用。沈从云只是强调了一下国家对铁路的绝对控制权后,别的没有丝毫的改动。
1899年春天正值春意盎然的时候,一场全国性的工业建设浪潮就露出了苗头,新政权控制的各省,很快就按照中央的要求,拿出了一份工业建设计划出来。按照这些计划,沈从云指示工业部,组成一个专家团,实地考察各省提出的报告的可行性,杜绝假、大、空现象的存在。
水利方面也传来好消息,黄河、淮河在严密的防范下,都安全的度过了春汛,一路风尘的张謇这才来到北京,面见沈从云,提出了一个全面治理黄淮的构想。
这一构想是,在未来是五到十年内,彻底的将黄淮这两个不安定因素治理好,这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中央财政长期的支持。
第二十章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人赵师秀描述的黄梅时节,正是江南的梅雨时节。诗的意境高雅的背后,却是一个让人睡不着觉,吃不下饭的社会显示。
淮河!12世纪起,经历了数百年的黄河夺淮之后,淮河流域水系紊乱,成为了中原地区一个最不稳定的炸药桶。
六月中旬,梅雨季节如约而至,天气刚刚热一点的时候,苍天就没再晴过了,淅淅沥沥的小雨绵绵不绝的飘落,一下就是十天。雨滴虽轻,砸在张謇的心头确实沉甸甸的。站在河堤上,看着淮河水位高居不下,张謇的眉头紧锁。
如何治理淮河?张謇提出了以疏导为主,筑坝蓄洪为辅的策略。前人杨一魁导淮如运河、长江的办法,到了张謇的手上得到了发扬光大。成为了张謇治理淮河的重要手段,国内外的众多专家,实地考察过后,还提出了许多建议,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当务之急是要面对正在肆虐江淮大地的梅雨。去年的冬修,张謇几乎走遍了安徽境内的淮河流域,只要是多发事故地段,无一缺漏。
蚌埠,中原大地上的重镇,连接南北的交通枢纽。
站台上冷清清的,铁路两边站了两行面无表情的士兵,背着上了刺刀的k98,无关人员一律不得接近车站五百米以内。凡有人越过五百米的警戒线,先是鸣枪三声驱赶,不听者可以射杀之。
蚌埠本地的主要官员都出现在车站上,新任中原军区司令曹毅也来了,还带来了三万精锐之师,任务是协助当地防汛。
火车刚刚停稳,两个身手敏捷的警卫已经跳了下来,撑开了雨伞。接着神色焦虑的沈从云也跟着下来,曹毅和胡宇这对老搭档,甩开身后卫兵撑的雨伞,冒着小雨立刻快步迎了上来。
“大人辛苦了!”
沈从云点点头,立刻低声问:“情况怎么样?张謇在哪里?他的身体能不能坚持?这次我还带来了一个中外专家组,你交代当地政府安排一下。”
“情况不好,连续下了半个月,现在淮河水位已经高出警戒水位五米,这天还是没有晴的意思。张謇担心淮河大堤的安全,已经住到堤坝上去了。今年的雨再这么下,恐怕会是三十年不遇的洪水。我的兵现在已经上了堤坝,随时待命。”曹毅低声说着,脸色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