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看着苏锦道:“包大人给我来了封信,专门说到你,我也是久闻公子大名,很想和你见面聊一聊。”

苏锦拱手道:“在下一介草民,可不敢当,倒是晏大人乃大宋柱石,学生能见到大人,实在是激动万分。”

晏殊笑道:“你想不想知道包拯是如何评价你的呢?”

苏锦挠头道:“包大人对学生怕是有些不满意呢,学生浮躁跳脱怕不是包大人喜欢的类型。”

晏殊哑然失笑道:“这倒有意思了,你认为包大人喜欢什么类型?”

苏锦道:“包大人肃容庄重,心端志坚,定是喜欢和他同等类型的人,不过包大人对学生确实不错,这次能来应天学府读书,便是包大人之力。”

晏殊呵呵一笑道:“你倒是喜欢动心思,心思也活泛,不过这回你是活泛过头了,包拯的信中大大的夸赞了你一番,说你与众不同,假以时日雕琢一番,定是辅国良才呢。”

苏锦忙道:“可不敢当,包大人这可羞愧死学生了。”苏锦心里也犯嘀咕,包拯怎会如此看重自己,自己和他交往不过数日,两人之间交流也就那么几次,何以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定是这位晏大人杜撰而来。

晏殊哈哈笑道:“早就听说你行事出人意表,而且自信心很强,何以此时如此自谦呢,在庐州不是连朱世庸的衙内公子都敢打么?还因此事吃了官司,差点被朱世庸将你办了,你倒是胆子大,民与官对抗,岂非鸡蛋碰石头么。”

苏锦皱眉心想:“晏大人怎么是这么个调调,听他口气倒是苏锦的错了。”

晏殊续道:“胆大是胆大了点,但是却是心不细,行事莽撞可不是什么优点,有些事须得迂回而为,切忌横冲直撞,撞不倒南墙,自己反倒头破血流,岂非愚人所为。”

苏锦不知道他到底在指什么,若是说自己跟朱世庸的一番争斗,倒也情有可原,自己那件事确实是莽撞了些,人家正等着揪你小辫子,自己便送上门了。

“大人教训的是,学生正自努力克服这等毛躁的毛病。”

晏殊沉吟半晌忽道:“口不对心,看来你身上的毛病还真不少。”

苏锦听着话意不善,有些讶异,晏碧云又不在厅内,实不知自己是如何得罪了这位晏大人。

“苏锦,你的胆子着实不小,置伦理道德礼教人言于不顾,置他人声誉自家前途于不顾,同他人之妇有所瓜葛,罔顾世间礼教,如此行径,亏那包拯还夸赞与你,我看你就是一个混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