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碧云睁大眼睛道:“没底你还敢在皇上面前打包票?”

苏锦道:“难道跟皇上说‘我不行,我没本事’么?便是硬扛着也要上啊,再说也不是一点把握没有,就凭我苏锦,出生入死,火里来水里去,多少也是个见过场面的,岂能畏难而退?”

晏碧云噗嗤笑了,苏锦把胸脯子拍的砰砰响,那样子活像个大马猴,事已至此抱怨也没有用,苏锦便是一脚踏进火坑,自己也决不能任由他一个人煎熬,总之是生死一处了。

……

第二日,朝廷便有了大动作,第一件事便是下诏废除了‘减餐令’,赵祯掩饰的很好,诏书上说,勤俭之行乃是出于自觉自愿,朝廷下诏书强令行减餐令,有违仁治之道,故而废除之,愿意坚持勤俭之行的百姓,各地官府在年底可拟奏名单报上,朝廷给给予褒扬。

减餐令一废除,人人喜笑颜开,也打消了市面上对于减餐令的一些传言,虽然大饥荒的流言依旧悄悄传播,但很多人却是将信将疑了。

第二件轰动朝野内外的事便是朝廷官价收买民间存粮的诏书下达,诏书上说,即日起到十一月二十这一个月内,凡是民间存粮超过五千石的商户或者富裕之家须得将多余粮食按照高于市价一成的官价粜与官家。

在此期间,凡缴卖五千石的人家,可获当地州官亲书赠与的匾额一块;一万石以上者,除州官赠与匾额之外,家族中的男子可自动获得秀才资格,并获当地官学入学资格;十万石以上者赐九品官身,可在当地州府部门安插职务领取朝廷俸禄;三十万石以上者可获八品官身,并将享受候补官缺之资格;五十万石以上,赐举人出身,享受中举资格并允许参加下一年度礼部会试;百万石以上者赐同进士出身,与同科进士共享朝廷官缺之额,并由皇上亲自题赠《义商》匾额。

但凡在十一月二十之后尚未主动缴粜者,超过期限,再粜者价格将为三百文一石,不享受任何嘉奖,十一月底朝廷将派有司稽核全大宋商户及富裕之家,若有私屯粮食不愿上缴者一律按宋刑统从重处置。

一时间朝野纷纷,流言蜚语满天飞,有拍手称好的,有大叫荒唐的,有嗤之以鼻的,也有惊慌失措的。

第二百七十七章 专使大人

庆历元年十月二十下午,一队盔甲鲜明的士兵骑着高头大马冲出宣德门,直奔左二厢榆林巷而去,队伍一阵风般的过去之后,百姓们纷纷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有熟悉的人认出队伍前列并辔而驰的两人,一个是身材矮小面色白皙的侍卫司马军副指挥使龙真,另一位则是皇上身边的首席内侍黄公公。

士兵们没用半个时辰便到了榆林巷外,士兵们纷纷下马,驱散行人和围观的百姓,龙真将黄公公扶下马儿,两人带着十几名士兵阔步往巷内行去。

黄公公单手托着圣旨走进院内,苏锦和家中诸人早已排排站在院子中迎候,黄公公傲然站定,尖细的嗓音颇为响亮高叫道:“庐州苏锦接旨……”

苏锦变戏法一般的从身后拿出一个蒲团放在地上,一撩袍子,跪在蒲团上,身后苏家诸人纷纷跪伏在后,众口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