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页

司马道生没有多想,他回应谢玄:“既然你不倾心她,何必在意她的事情?”

谢玄忽然躺下,将脸埋进被褥里,声音闷闷地告诉司马道生:“我就是有些好奇。为何到了王七面前,郗女郎就变了个模样。”

司马道生推了推谢玄,他躺下来,告诉谢玄:“王七郎美颜如玉,貌若天人,如此美郎。只要站在那里,哪怕不言一语,也能得到诸位女郎倾心。此事如此正常,你竟然想不明白。看来你不如本世子聪慧!”

谢玄翻身,朝司马道生翻了个白眼,转过头面朝罗帐顶,心不在焉地说道:“是也。如玉美郎,何人不倾慕?”

说完,谢玄闭上眼睛。

司马道生也闭上眼睛休息。

王献之正准备歇息,阿四忽然出现。

阿四跪在王献之的面前,将自己调查到的事情详细向王献之禀告。

岁暮时,王肃之迟迟没有回会稽,王献之察觉到异样,便派阿四前往宁国调查王肃之的行踪。阿四来到宁国后,一路调查,从宁国调查到建康。发现有人在算计王肃之,阿四想了想,将事情禀告给王彪之,这才返回会稽。

“既然族里已经知晓此事,族里是何意?”王献之询问阿四。

阿四低着头,回答王献之:“郎主让七郎放心,此事族里会妥善处理。”

王献之点头。

阿四又说道:“郎主让属下转告七郎,三月前归京。”

王献之摇头:“离京前,我已经告知叔父。入夏前,我不会离开会稽。”

永和九年对于王羲之而言,意义非凡。骚动乾坤的《兰亭序》即将出现。王献之要留在会稽,亲眼见证绝世杰作的诞生。

阿四告诉王献之:“燕王派人传书到建康,欲加九锡。此前,燕王率二十万大军至襄国。”

年前燕王向天下人宣告自己得到了传国玉玺,所以自立为帝。而后,晋国这边得知消息,立马打脸。告诉天下人,传国玉玺已经回到晋帝手中。如此一来,燕王便是篡位。燕王那边要名声,故而只能派人到建康,要求晋室允许他加九锡。二十万大军兵临襄国,这是一种威胁。若是晋国这边不允许燕王加九锡,燕王随时可能会发兵攻打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