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告诉司马聃:“去岁燕地粮食被毁, 世子及时送粮救济当地百姓,稳住大局,故而饿死之人不足十人。”
司马聃惊讶:“当真?”
王献之点头。每一步,都是王献之精心算计的。当初, 王献之启程前去见燕王时,便做足了应对准备。所以,哪怕燕王不签下协议,王献之也会让司马道生及时赶到燕国发粮救济百姓。
司马聃高兴起来,他将奏表放下,问王献之:“秦国求和一事,王七郎如何看?”
王献之缓缓言道:“晋国应当答应秦国求和。天下百姓苦于战乱久矣。连年征战,百姓颠沛流离,民不聊生。是时候该止戈休养了。”
司马聃告诉王献之:“阿娘与一些世家,都反对止戈。诸位公卿,希望尽快收复山河。民间亦是如此。”
继王献之逼燕王降服之后,桓温收复中原的消息也传开了,还有褚裒与谢艾联手夺回长安、上洛两地的胜利消息。接二连三的胜利,让晋国上下皆大欢喜。众人激动不已,恨不得立马一统江山!
晋国百姓恨不得朝廷立刻将所有失地收复回来。在这种时候,秦国跑来求和,若是朝廷答应秦国的求和,只怕会被百姓唾骂。
“陛下放心,献之已经修书给褚公、桓大将军。只要几位愿意返京。届时,百姓自然能理解朝廷的决策。”王献之告诉司马聃。
司马聃心里瞬间轻松了,他告诉王献之:“王七郎,此番归京,你会在京城待多久?”
王献之想了想,告诉司马聃:“岁暮前,献之都会留在京城。”
司马聃听到这话,高兴地伸出手,握住王献之的手:“朕想与王七郎畅饮一夕!”
一开始的生疏与拘谨,不知何时渐渐消失。司马聃与王献之找回了以前的感觉。
王献之笑着颔首:“好!”
顾和与武陵王得知王献之回京了,两人结伴跑去乌衣巷,打算找王献之聚会。没想到,两人等了一下午,等到的却是王献之留在宫中陪小皇帝喝酒的消息。
“这小子!”顾和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