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一拳之仇

他在江东路高歌凯旋,连战皆捷,真可谓是势若破竹,相反,扬州军在徐州却是吃尽了苦头,简直是人见人欺!

尤其孙策最不能忍受的,更是打败了袁术的刘备,又被王政逐出了徐州,独吞了这一役的最大战果。

而袁胤被王政当场诛杀后,袁术竟硬生生地吞下了这个屈辱,这让孙策在深深不满的同时,彻底失去了对袁术的尊重和敬畏。

当一个臣子对君主失去了这些的时候,而此人又是一个自恃甚高,能力出众且雄心勃勃之人时,结果会怎样已是不言而喻。

《控卫在此》

当功高盖主且主弱干强时,下一步自然便是太阿倒持。

尤其是王政的势力再次大增,让孙策想要变强的心更迫切了。

这一切袁术自然不知道,眼下他别无半点对策,目前最好的消息便是临湖有赖地利至今没有失守,可是如今的孙策背后同样有着三郡之地,虽然因为新附原因还不能尽数转化为战时的资源,可随着时间过去,孙策的兵马只会一日比一日多,粮草、辎重、器械更会愈发充足,若是自家不派兵增援,临湖的失守便是早晚的事情啊!

可要是把汝南、或者各地的守军派去,袁术又怕其他地方出现问题啊!

他又不傻,在以忠孝治天下的大汉,眼下孙策的背刺可谓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袁术用脚指头都知道,孙策是如何鼓动自家军马的士气的,同样,接下来他也一样会做一件事!

便是向全天下宣告他袁公路有不臣之心,意欲称帝,先占据舆论的主动,将袁术打为乱臣贼子,那孙策自然便成了忠臣义士了。

袁术也相信,也一定会有人立刻响应孙策的行为,比如本就对豫州虎视眈眈的那个阉贼曹阿瞒!

只是知道没用,他出身世家,若说经学诗文自然不差,领军作战的经验也有,勉强也能算是有些将才,可帅才便全不相干了,至于运筹帷幄、临机应变的才干更是半点皆无。

当初被曹操赶出豫州时,能下出一步东进扬州的妙棋,也是因为彼时的阎象尚在,何况阎象出过那么多建议,袁术其实也大半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比如阎象建议他主动逢迎天子,掌握大义,袁术就没有听从。

既然自家想不出什么对策,其他麾下的文武又都是无言以对,无奈之下,袁术只好腆着脸皮再次找到了因反对称帝而被自家命令闭门思过的杨弘。

为了以示诚意,袁术甚至主动登门,对于他这等跋扈性子的人来说,已算是委婉表达了自家之前的确有些“思虑不周”了。

杨弘性子没有阎象那般刚锐,自也借驴下坡。

“孙策之能,无论主公与臣,皆是深知。”

杨弘紧皱眉头,背着手在堂上转来转去,兜了几圈,旋即说道:“莫说目前咱们兵力的确捉襟见肘,便是有足够人马,若无大将领兵,恐怕胜算也是不大啊。”

“是啊。”袁术深以为然,亦是深深叹了口气:“可惜纪灵陨在了徐州,否则本侯也不至于这般无奈啊。”

听到这话,杨弘不动声色地瞥了袁术一眼,心里想着,纪灵本就是孙策的手下败将,再对上自更是胜少败多。

不过这话自然不能名言,毕竟纪灵既是亡者,亦算是袁术麾下最出众的,沉吟了半晌,他突然问道:

“主公,臣之前曾听说城中的行商传来个消息,说天公将军嘿,不,现在要称呼厉阳侯了,仲春时便攻破平寿,斩杀孔融,若按时间推算,如今已是夏至,北海的战事想必也结束了?”

“是又如何?”袁术顿时一怔:“此子如今势力膨胀的愈发厉害,早晚也是个祸害,若非本侯力有未逮,本该在他进攻北海时便先去夺回吾的下邳!”

“幸亏主公当日未曾出兵。”听到这话,杨弘哑然失笑,旋即从面前木盆中拿起一块冰,放在脸上。冰块融化,顺着杨弘的下巴、胡须,冰水淌的满身都是,杨弘却浑不在意,随手把融化的冰块塞进嘴里,嘎嘣嘎嘣地咬了两口,剩余的部分,仍旧丢回冰盆。

见到这一幕,袁术微微皱眉。

作为他帐下的两大谋士,杨宏性格圆滑,又有能力,只有一点不好,人多时还好,私下里却太过随意,近乎粗俗,不甚讲究礼节,落在袁术这样的世家出身眼里,自然是看不惯了。

相比之下,阎象性格直率,有话直言,虽常常说些不中听的话,却是无论何等场合皆是知礼守节,处事稳重,甚有名士风范。

哎可惜吾的子房亦折在了徐州啊!

这般想着,袁术主动出身唤来门外的侍卫送上毛巾,给杨弘擦拭手脸。

“多谢主公。“杨弘拜谢之后,笑着说道:“臣有个想法,不知可行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