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贺松明听他说想看,特地翻遍了仓库找到的。
阮陌北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他盯着屏幕,鼻子里一阵发酸。
他知道,这些曾是真正发生过的,正是因为真实,才沉重得几近窒息。
“谢谢。”阮陌北轻声道,他凝望着影片中人们的面庞,现在他们都早已死去了吧。当所有的画面摆在面前,历史就再也不是一句冷冰冰的“公元2271年大灾难降临,大宇宙时代开启”。
这颗被海洋覆盖的星球,也不再是文献中冰冷的“旧地”一词。
阮陌北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晕眩,他抬手扶住额头,皱起眉头,只觉像是被人当头打了一棒。
旧地?什么旧地?
他刚才……在想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之前的封面编辑说有囚禁感,不让用,我只能调动自己所剩无几的审美重新了一个,没想到似乎还挺好看的(凑不要脸)
也许我有去当美工的潜质哈哈哈哈哈
第8章 第八章
从这台一角裂开的电视上,阮陌北看完了整部纪录片。
面对灭绝的危机,人类同时选择了三种方法,延续种族的希望。
首先,由四十七艘大型飞船组成的方舟群组搭载着人工生物圈、基因组样本和七十九万人类驶往深空。成百上千的胶囊旅行舱被投射向四面八方,作为方舟群的“探针”,寻找可能存在的合适居所。
其次,在全球范围内建造一万九千三百三十一个据点,其余获得资格证的人类进入休眠仓,沉睡在据点最深层。由人工智能预设好的程序,每一百年唤醒一名机械工程师,完成据点和防护屏障的检修工作,根据所探测的环境情况,决定是否解除人们的休眠,重启据点。
最后,由俄罗斯科罗廖夫、美国天空实验室、中国天宫系列,欧盟伽利略等空间站共同组建成巨型国际空间站“伊甸”,存储人类文明的备份,搭载三千二百七十七名宇航员,按照预设的远地轨道运行,作为最后的火种。
影片的最后,一艘胶囊旅行舱流星般,孤独地飞向未知的深空。年轻的探索者沉睡在休眠舱中,在舱体途径星球体时他会短暂的醒来,向方舟群传达是否适合居住的消息。
他的生命将在短暂苏醒和漫长沉眠的交替中度过,最终成为休眠仓中一具冰冷的尸体,化作太空垃圾。
那道舱门也永远不会被打开。
屏幕黑了下去。
阮陌北久久无法言语,这是一部人类亲手谱写的史诗,他们在最后关头前所未有地化作真正的命运共同体,用生命讴歌奉献和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