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忙活完了自己的“地”之后,就像当初黎老太说的那样,跑去城外看姜芷芸他们置办的田产,防止那些租农不好好对田地,不认真种粮食。
不仅三儿子一家的田产他操心,老大一家置办的田产他也操心,如此一来倒是比在村里还忙,没有了回去住的心思。
黎老太也像当初她自己规划的那样,早上和中午到米线铺子帮帮忙,其他时候带着孙女出门卖菜,给一大家子人做饭。
他们二老还住在村里的时候,黎成志和白秀荷两人的午饭吃的时间不稳定不说,还简陋,有时候一碗米线就对付过去了。
二老带着黎明月住在县城后,他们夫妻两人的午饭肉眼可见地丰盛了起来,时间也稳定在了中午那一轮客人走了之后。
一段时日下来,脸色都比之前红润了些。
黎老太看着,觉得把老头子劝到县城住是正确的决定。
开春了之后就是春耕,村里的人都忙活起地里的活,这也就代表着距离黎明瑾出嫁的日子越来越近,姜芷芸还念着给黎明瑾找个教养嬷嬷的事。
正想着这事,州城的黎明礼那边就来了一封信,上面写了曲家那边的教养嬷嬷是个什么情况。
曲家如今算是没落了,没有利害的读书人出来撑场面,后人便做起书本的买卖,开了书局向商人靠拢,官场的人脉渐渐减少。
所以,也就曲家的主家那边能够寻到比较好的教养嬷嬷,他们这些分支没有能耐,只能在听说主家那边给嫡出小姐们请了教养嬷嬷的时候,把自家的女儿塞过去学学规矩。
当初曲静姝和她大姐就是这样,想要请曲掌柜帮忙找教养嬷嬷不太容易,他没有门路,就算请来了估计也不是什么厉害的,乱教规矩还不如不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