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黎明夏和石氏就全心扑在了熏兔肉上,养兔子的活交给了郑家父子。
黎明夏是个精明的,熏兔肉能放,她和石氏做好了熏兔肉后没有拿出去卖,一直等到快中秋了,她才将熏兔肉一次性拿出来,学着黎家米线的样子弄了个郑家熏兔的名头,趁着中秋节买了个高价,还打出了名气。
作者闲话:感谢੭ ᐕ)੭*⁾⁾对我的支持)
第341章 乡试
郑家的熏兔卖得起价格是因为味道真的好,大抵是家养的兔子和山上的野兔有所不同。
家养的兔子光吃草不动弹,肉养得肥肥的还嫩,做成了熏肉后吃起来一点都不柴。
喜欢喝酒的男人们最爱将肉撕成细丝下酒,一点点就能让他们慢慢悠悠地喝一大碗酒,省了不少的下酒菜,当家的妇人们也高兴。
如果觉得直接吃太干也能用蒸笼蒸了之后吃,肉质就松软很多,适合老人和孩子。
还能用熏兔烧菜,熏兔有一股特殊的风味,同配菜一起烧制之后,配菜的味道比普通肉烧出来的更香。
因着熏兔肉确实好,白秀荷想法子在高汤米线中细分了个熏兔高汤米线,高汤还是那个高汤,就是在碗底加些熏兔肉,待熏兔肉在米线里稍微泡一会儿,汤和米线就多了一种风味。
这个做法既让米线铺子的客人们多了一个选择,又帮着宣传了一下郑家熏兔,一箭双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