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里有个什么事,谢东篱总是不声不响的帮忙。
是个好的啊!
谢东篱扛着锄头走远,那些个知青都没能回过神来,宋玖更是望着谢东篱的背影都发了痴。
好帅好有气质一男的。
就是城里那些军伍出身的都比不得他。
真的一点都不像是个种地的。
谢东篱回到家里之后,就把门给关上了。他家不破但小。一排横屋,一间卧室一间堂厅,厨房洗澡堂就在一起。他自己用石头给搭建的。
茅厕……
茅厕不说也罢,在外头,挨着后边儿自留的一点菜地。
去地窖里,拿点吃的出来做晚饭。
地窖里很黑,谢东篱点了煤油灯。里边儿放着酱油色的一个小腿高的坛子,这坛子里可是放着很金贵的东西。
当然,别人要是进来了,看到这个坛子,只会以为是个酸菜坛子,绝对想不到这里头有肉。
在这种年代,家家户户哪里有多余的粮食?
自留地几分地几分地的算给你,要是多种了点菜,村里还要给你拔了。
想喂鸡?超过几只几只,那得上交不说,还要被点名批评,被村里的大喇叭轰轰烈烈的批一顿。
至于别的牲畜,呵,别想。到年末,村里杀猪,按工分按人口分配。
什么?去山上打猎?呵,你一次两次,别人没看见,或者看见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次数一多,你就是在挖社会主义墙角,批你斗你没商量!
这一缸子的鲊鱼,是他夜黑风高的时候趁人不备从水里搞的。盐也是走的黑市里搞的。
不然他这一天天的不是干菜汤和玉米馍馍,就是红薯南瓜饭、豆子土豆饭。荤腥就是天天瞅巴家里的鸡下个蛋?
营养不良还怎么搞事儿?
一滴J十滴血的,他不好好养着身体,夫妻生活还过不过了?
从地窖里拿出来五颗红薯,然后挖了一碗黄豆。盖上地窖的木板子去到厨房,烧火,埋红薯。黄豆就给混一把米,放锅里,加水!使劲儿熬。熬一大锅的粥出来。
砰、砰砰、砰砰!
“东篱,在吗?东篱?”
谢东篱把柴火一丢,起身去开门。村支书领着宋玖和王弗过来,“那个东篱啊,不知道你家能不能收两个知青啊?”
村支书想着谢东篱家有个客厅,可以腾出来。加上谢东篱家这一年到头的也没有什么人上门,而且他家里也没什么人气,所以村支书就把宋玖跟王弗送过来了。
宋玖之所以没人要,是因为他太白白嫩嫩了,家里有闺女的不欢迎他,家里没闺女的觉得他这嫩胳膊嫩腿的啥活儿也帮不上,还占地儿。虽说包住不包吃,村里还给多加几个工分。
但是!
家里无缘无故住进来个大活人,挺膈应的。
至于王弗,看起来不白白嫩嫩,也不像偷奸耍滑的那种人。可是他张口闭口说自己在车上第一个就跟宋玖认识,非要跟宋玖一块儿,表示互相照应。至于心里打的主意就是——这辈子他再也不会那么傻逼兮兮的去生产队拼命干活,而为了避免自己不干活又会被人唾弃。所以跟着宋玖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