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页

就像儒家,毕生之所求,不过是明达体用,非是这等文章记诵,摇头晃脑,鼓弄风月,而此时看着天下儒生,倒是摇头晃脑,鼓弄风月的多,能将这毕生所学明达体用,依照文理行事的人能有多少,不过就是断章取义罢了。

“锦绣笙歌之中,缠绵沉沦的多,看破世情的少,而成仙者,更无一人。”

林动一边走,一边指点晴雯,说道:“你看这庙堂之上,岂有真正的儒家之人?大贤者,皆在山野,难登庙堂,你看那寺观之中,又有几个真人?布施供养,炼药服饵,便是这翠环山,今后也不是清修之地喽。”

晴雯看着眷眷红尘,不由便生了厌弃之心,再想到翠环山中大兴土木,更是由心反感,说道:“修道成仙,讲究冲虚清净,有了名师指点,自当谢绝万缘,秉承一念,使得心寂寂如死,而人则可不死,使得气绵绵不停,而后则可长生,内修一气,再积功德,如此才可位列仙籍,无怪乎上古之时,修真之辈众多,越是近来,人人越是沉沦。”

上古之时有真人,法于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故此寿比天地,无有终时。

中古之时有至人,和阴阳,调四时,离世俗,而归修于真人。

而后有圣人,处阴阳之变,和八方之风,外不劳形体,内不损精,精神不散,可活百年。

而今仅有贤人,辨别四时星辰,明悟世间真理,寿限至于极时。

真人,至人,圣人,贤人之说,出自黄帝内经,近来晴雯识字读书,故此印象深刻。

“谢绝万缘,不如修缘。”

林动走在前面,指点晴雯,两个人此时走着,已经是到了宁荣二府之前,东边是宁国府,西边则是荣国府,林动便指着这两府,询问晴雯,说道:“你说这两府之中的缘,是应当谢绝,还是应当修持?”

晴雯抬头看着宁荣二府,刚欲狠心说谢绝,便见这两府之中各有一道烟云,向着街道前面一卷而来,极致到了林动和晴雯面前,则显出来了两个老者,扑通一声便跪在地上。

这两个老者,一个叫做贾演,一个叫做贾源,正是这宁荣二府的宁荣二公之灵,自这两府创立以来,两人之灵均在此地,此时自知林动有大本事,兼之这宁荣二府的气运眼看就要耗光,不由出来求情,乞求林动能发慈悲之心,对这宁荣二府能救上一救。

“我二人在战乱之中立下两府,传了百年,但眼下这子嗣虽多,竟无一人能继承位业。”

宁国公贾演匍匐在地,哭声说道:“唯独荣国府中宝玉,聪明灵慧,或许可成,只是这性情乖张,终究难入正道,眼下即有真人降临世间,万望真人能发慈悲之心,对宝玉能以警醒,让他能入了正路。”

荣国公贾源也是在这哭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