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页

吕不韦转而就明白过来,洞房之时,自己先去谁的房间,潜意识就等于说自己最亲近于谁。这墨静儿看来,却实在是很有智慧,洞房的先后,到了她的面前,都有这如此的意义。

看来自己不只得了个异国情调的漂亮夫人,还多了个智囊!

小船日夜不休的顺水飘去,过了两天之后,吕不韦和墨静儿的伤,也都好了许多。两人没事就在船上斗嘴打磕,日子过得倒也多姿多彩,两人间彼此的了解,也是日益加深,关系也是更为密切,大有夫唱妇随的意味。

船终于将要抵达久违了的邯郸,吕不韦的一直没有放松的心情,也慢慢的平静了下来。

宽阔的江面上,出奇地不见任何船只,想来是由于天冷,水路运输还不如车马来的方便。惟见江水滔滔而流,自南而北,滚流不休。

当日落西山之下,夕阳的余晖,照得江水霞光泛彩,有种凄艳的美态。拐了一个弯后,上游四、五里许处赫然出现了一个城池的轮廓,吕不韦望着隐约间的邯郸城,心念电转间,大为感慨。

自己离开邯郸已是数月,先是坚守阏于,后又被禽家阻杀。荒山野地提高自己的艺业修为,一曲箫声竟把自己带到了墨静儿的身边,两人在一起的这短短数天之内,几次历经生死。吕不韦心里隐隐觉得,自己与墨静儿的亲密与了解程度,要比和水湄,冰冰都要亲近许多。

吕不韦晃了晃头,止住自己这惭愧的想法,站起身来对着邯郸的方向,大声吼道:“邯郸,我吕不韦,又回来了!”

第172章 匈奴犯境

赵惠文王二十八年冬,从第一场大雪,飘飘扬扬地纷飞在天地间后。半个多月以来,大雪几乎隔不上两日就飘上一场,而且一下就是数天。

邯郸城外,十几个城门处的平野上,鹅毛般的大雪纷飞中,顶着凛冽的寒风,竟然聚集着一队队的大赵士兵。

有满面冰霜之色,显然是来自远处,各个卫城的士兵。也有面容红润,冷厉裹着厚厚棉甲的邯郸兵营之卒。矛戈闪闪,长戟纵横,马嘶人肃,给这白雪茫茫的诗情画意,增添了无限的不和谐杀意。

这一群群的士兵们,聚在一起,互不搭腔,各自动作非常麻利地,铺设着营帐。看样子,是要准备在此驻扎一段时日。

城门中,来来往往的商贾百姓,心里暗暗嘀咕。又到岁末了,而且更逢暴雪,想来是北地的匈奴又来进犯,所以才使得邯郸周围的赵国军队,全都聚集在邯郸城周围,等待着赵王的北伐驱敌之战。

但是也有不少细心的百姓发现,似乎今年的兵士们,神情要比过去严肃得多,数量也是过去派去北疆人数的几倍,这难道是预示着什么更严重的情况不成。

没有好奇之人会去询问士兵,他们都是赵国的精锐之兵,个个都是疆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悍卒。武艺高强,性如烈火,而且还有着几分嚣张跋扈。不过这也难怪,赵国所处位置北有匈奴,西有强秦,东临齐国,可谓三面环敌。南面虽然略好一些,但韩、魏现在也只是积弱而已,不然赵国就要成为四战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