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五)

清明祝 古桥头 1047 字 2022-11-13

“可您总要表明一下心迹,”他又将话头转移到叶永甲身上,“不然三党倾轧,犹如洪水之势也!”

叶永甲沉吟道:“这话我和卫先生谈过。我素来援柳党为势,不过假人之威;今日柳镇年亲自前来,我倒左右为难了。”

“为何?”蔡贤卿饶有兴致地问。

“他此行必定要致万陆于死命,若我不坚决附之,恐是性命难保。卫先生对我讲,‘柳镇年以军马入朝,残害忠能,杀人无数,殿阶血腥遍布,朝野乱至如此,百姓不享一日太平;此人有豺狼之心,若一心辅他,天下忠臣焉得苟活,南京不免陷入火海矣。’我想起这段话,总是心如刀绞……”

“廷龙不是尸位素餐之辈啊。”蔡贤卿见他那纠结焦虑的眼神,也严肃起来。

“若我去投柳党,和魏冲有什么区别?难道因为我挣扎这一番,便不会落得这样的名声?”叶永甲语气虽然决绝,但这些话像在质问自己一样,在怀疑的内心翻来覆去。

“此言差矣。”蔡贤卿为这个年轻的知府撑腰,“古来屈身事奸臣者多有之,终诛灭其党亦为不鲜,何必这般苛责呢?”

在叶永甲听来,这只不过是苍白无力的辩解。

“请您不用安慰我,”叶永甲一咬牙,“我投靠那样的奸邪,如何苟活于世?难道就没有第二条路?”

蔡戏子想了想,拍响了脑袋:“可真没有。万党不会信任你,陆党亦然。没人能出手保你,除非你什么也不做,只管赴死。”

“赴死,可我……”叶永甲想接着说‘还要为天下百姓干出一番事业’,但他收了口——他觉得自己不配再大义凛然了。

蔡贤卿正看着他这副样子,反而乐了:“廷龙,你这人真挺奇怪。一会儿帮万和顺做事心狠手辣、毫不手软;一会儿又心怀大义,不愿效命奸臣;你到底怎么想的?”

他怎么想的?叶永甲颇为迷茫的看着桌上批完的几叠文书,貌似对他自己也浑然不知了。他的精神多次重整旗鼓,却还是没走出这半明半暗的,窄狭的巷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