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托任、毁院(三)

清明祝 古桥头 1039 字 2022-11-13

“咳……是王盐课的来书吗?”

知府不安地坐在屋里,见差役揣了一封信来,急忙相问。

“是。”

知府顿时瞪大了双眼,一把扯过书信,拆开视之,见其写道:‘朱澈依恃书院新建,万姓瞩目,故而大展声威于外,企图为日后谈判之资。待风头一过,此人性怯,必不敢效夏元龙之老路,自当缩首请和,望勿为忧。’

知府看罢,才敢喘出口气,将信丢开,冷笑道:“这两日书院如此猖獗,还不是得了他王镇圭的主意!他自编自演的一套戏,倒把咱惹得心惊肉跳的……念其有功,权且记下这一回。”

“他人什么时候再来?”

差役正在弯腰拾信,立马站直答道:“王盐课说,文书之事皆是经历司去管,自己不便越权,希望府台大人谅解。”

知府深知其中原委,听了这话,反倒如鲠在喉一般,愈添郁闷,敲着桌子默叨宋知事的名字:“宋章啊,宋章……”

朱澈听取王镇圭的意见,开始广纳民间人士进入书院。因书院罕有人懂得章法规矩,以镇圭聪明识人,便将选拔大权全交与他。

镇圭却百般推辞,多言自己能力不足,不堪此位。怎奈朱澈欲与他推心置腹,打死也不肯,镇圭只好退一步说:“王某在这上面缺乏经验,唯可推荐几人制定选拔,方不误书院大事。”

朱澈大喜,想要点头答应,堂下众人却生了意见:“王镇圭本不过一员参事,位次尚在多人之后,院长如此亲之信之,难免诸公心中不平,何况久来无人制衡,必会惹出麻烦。”

朱澈不以为然:“晋圭在书院多年,兢兢业业,难道就因他昔日得罪过你们,就如此说他?他是官府中人,是我们该笼络的对象,总不能一直指望宋知事吧?”众人见院长极度袒,只好相视无话。

王镇圭得了此等大权,越发肆无忌惮,布置多名心腹撰写书院的选拔条例,拟定了如下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