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责擢、裂决(二)

清明祝 古桥头 1044 字 2023-02-12

蔡贤卿回到兵部时,已经接到了皇帝的诏书,正式任命董晟为兵部员外郎、万羽之为兵部主事,顾征为刑部掌务,部里的官员几乎都替换成了叶党的心腹,这使他们的举动更加自如了。

面对大好局面,这些锐进的新人怎能甘于沉寂,纷纷在蔡贤卿耳边建言,劝其重开新政。虽说蔡贤卿也是心性狂傲,但毕竟老于谋算,思忖着此事有利有弊,不可轻断,便将其中利害悉数阐明,写信告与叶永甲。

叶永甲亦觉众人经历尚浅,难以操办大局,然而思来想去,又不得不焦虑于陈党的坐大,渐渐开始倾向于另一边——准备同意党羽们的请求。于是他提起笔,在信尾写道:

‘蔡老可依着董晟等人的议论,上书奏请,但也只得听信一半。柳党覆灭以来,朝廷讳新政二字极深,绝不能直笔明说,不如步步为营,仅说出收复宣化的事,看看朝内反应如何。切记,万不可把事情闹大,党争还不是时候。’

蔡贤卿读过了他的回信,不假思索,当即偕同一众心腹,上了收复宣化的奏疏。

“唉,站住!”

兵部的一名书办正好低着头穿过客房,要出去时,忽被人一声叫住。他吓得连忙回头,见是董晟和万羽之两个,就在方桌旁吃着茶。

“你去做什么?”董晟下了椅子,掸了衣袖走过去,眼神警惕而严肃。

书办连连陪笑:“这不存司禁来了,我去禀告蔡大人。”

董晟眼珠一转,当即把住了他的胳膊:“有什么情况,你先同本官讲。”

书办知道这些新人的厉害,哪敢得罪,忙答道:“存司禁要来与咱兵部商量收复宣化的事宜,就……就这个情况。”

董晟听后,犹疑地将手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