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责擢、裂决(四)

清明祝 古桥头 1049 字 2023-02-12

“叶大人,你不愿带回去,我们可就扣下了。”过湘人不忘催促着他。

“哦,是……”

叶永甲睁大疲惫空洞的双眼,这才回过神来,他渐渐地站起身,那本奏疏已在眼里晃来晃去,晃得模糊,仿佛模糊成了一团残影。他不再去注意它的位置,只伸出一双颤抖的手,等着对方递到这里。

‘不对……不对!’

他的脑袋里忽然灵光一闪,微微抬头,目光亦如往常一般锐利了,‘那存肇并不是想阻挡吕廷赐的升迁,而是想借此将我弹劾下去!既然如此,能不能……’

叶永甲的思路一瞬打通了,他不再去看奏疏,反而转身一撩衣袍,朝着太子又跪下了:“太子殿下,微臣另有一言!”

太子吃了一惊,有些发怔了:“您、您有什么话?”

“臣已深悔呈上此疏。这不仅害了臣下,还是害了吕侍御史,让他背了个不正之名。”叶永甲沉痛地说道。

满朝公卿见了,莫不转头相顾,互觉疑惑,喧喧嚷嚷起来。

“诸位安静,休要扰动!”太子连忙大喝,“先等本王问完了叶大人。叶兵部,你这是回心转意,肯将此疏不上呈了?”

叶永甲答道:“在下确实是回心转意了。然而叶某仍旧认为,吕廷赐有极大才能,需当保举,不可冷了贤人之心。直求到御史大夫的确不妥,不过另求别官应该还是可以的。不如且延缓几日,待得叶某写出新奏疏来,大家再一并商议,岂不为上上之策?”

“这……”太子听后,竟也拿不准主意,扫望着两班大臣,“诸位有何看法?”

众人见叶永甲已低下了头,向他们妥协了几分,气焰也已被打击得差不多了,按照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原则,便纷纷同意了他那微不足道的请求,只有过湘人毫无放走的想法,执意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