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索书、拷臣(五)

清明祝 古桥头 1098 字 3个月前

叶永甲甩下絮袍,一摆手道:“我等会儿就入朝去见曾粱,那时自有定论。”

崔乙听他们说完了,便起身问:“那该谈谈第二个问题了。如今尚没有他们在外地安插耳目的证据,纵算问出来,那也是快去快回,没有逗留的理由。是否可以借助严刑拷打的方式,提供些不实的口供?”

叶永甲捏着眉骨,思考了一会儿,又乜了乜另两人的表情,才慢慢颔首:“我们都已经坐实结党的罪名了,为了新政,纵算稍使手段,也是可以的。如果真得奉命出访,也能利用手头的权力,震慑一下当地的官吏……”

“大人此计甚妙!派个信任的心腹前去,谁敢违背新政,直接扣上‘蓝逆同党’的罪名,州府长官岂不望风迎迓,殚精竭虑地逢迎我们了。”崔乙像是把他的心思直截了当地说了出来。

叶永甲面带喜色,似乎将要同意,谁知崔氏忽嗔目向着弟弟,出言怒斥道:“你就会教人这些不正之术!若以此法统御众官,难保其中有善会钻营之辈,必不择手段地迎合新政,最后受苦的难道不是百姓?也不知你这话怎么说得出口!”

众人听了,无不噤若寒蝉,只用余光瞥了瞥叶永甲。

“唉,和巽一片好意,夫人何必如此,”叶永甲脸都白了,忙道,“我等虽当心持仁义,然陈党极为凶顽,若一味讲求正道,不用阴谋,如何与敌抗衡?断不可取腐儒之法,汲汲于表面文章,徒误新政。”

崔乙松了一口气,本以为这样就能使他姐姐住嘴,可崔氏仍不肯退,质问叶永甲道:“那我问你,这新政是为了什么?”

“为了太平盛世,解救黎民的苦难。”叶永甲说。

崔氏紧接着道:“既是为了天下苍生,就应该知道这么做的后果。妾身听先父说过,当年钮远、晏温也是这套说辞,做事肆无忌惮,最终弄得哀鸿遍野,成了国家的罪人。殷鉴不远,望夫君慎之再慎,勿步后尘。”

叶永甲对这两个名字素来警惕,深怕自己也是同样的下场。如今听她一言,竟然有所醒悟,宛如悬崖勒马,不禁叹道:“夫人之言极是,我有此诤谏之妻,实乃幸事!”

又转头斥责崔乙:“和巽,我等虽被称为结党,但为的是造福万民,若处处想着排除异己,不辨黑白,到时候失了人心,又与陈党有何区别?诸位日后见我有不正的言行,当谏则谏,不得阿谀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