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问:“你噩梦时,一直说自己好饿,青州大灾那一年,一定过得很苦。”
那又何止是苦。
姚珍珠进宫这么多年,同师父师徒情深,同王婉清姐妹亲密,她却从未说过青州大灾那一载究竟经历了什么。
“殿下,当年青州大灾,朝廷应当有邸报。”姚珍珠垂下眼眸,拨弄着陶锅里的面条,蒸腾的热气遮住了她的眼,也挡住了李宿的目光。
一州府大灾,朝廷应当全力救援,而非耳闻。
这两个字,是对朝廷最大的嘲讽。
但李宿却未反驳。
当年的事,他虽年幼,却比姚珍珠要清楚得多。
那是洪恩帝为帝生涯里,最黑暗的一年,也是史书中逃不开的败笔。
洪恩帝在云霞七州和青州之间,做出了选择,他自己承担了骂名,也把所有责任背负在自己身上。
青州百姓怨恨他,理所应当,洪恩帝从未因此而降怒。
皇帝陛下都把青州大灾当成自己的过失,李宿就更不会替他找补,只是默默点头:“朝廷自是什么都知。”
后来青州百姓也才知当时边关打乱,云霞七州即将被北漠攻破,大褚存亡就在一夕之间。
一旦北漠铁骑踏过汉阳关,大褚便再无宁日。
可那又怎么样?
被放弃的永远不是别人,是他们的亲朋好友,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李宿轻轻叹了口气:“你说,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