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

以前来施粥的人也就是一人一碗稀粥,一个馒头而已,就这样他们已经很久都没见过了。

一人一袋?

很多收过庄稼的人都知道那麻布袋至少能装四五十斤粮。

有人绝望地苦笑一声,又是在骗人啊。

忽听前面传来一阵嚎啕大哭。

队伍最前面的人已经拿到了一袋米,他不敢相信,刚拖着米袋移开队伍,就蹲在地上打开了,看到白花花的大米,已经饿死一个家人,几经求粮无门,以为自己也要饿死的他,瘫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这里的人都很理解他的心情,一点也不觉得他夸张可笑,不是他们的大米,他们看着眼眶都要湿了。

越来越多的人领到了粮食,很多人饿得没有力气扛起一整袋米,开心地烦恼着。

早就准备好的小厮们会给他们搭把手,也有人互相帮助,你帮我搬我帮你搬,个个开心得不行。

有个爷爷乐呵呵地托着袋子,艰难地向外拉,一个带着斗笠的小少年上来帮他拉了一把,爷爷还没开口感谢,就见另一个满身贵气的少年跑过来帮他扛了起来。

转头对那小少年说:“我的小祖宗,你可别动手。”

郁宁整理了一下斗笠,笑着应了一声。

等太学下学时,这里已经过了最混乱的时候,和谐而有序。

放粮棚增至八个,排了八条长队,每个棚子旁边都立了两个高牌,上面写着所有贡献粮食的商家。

听说这里有放粮,放的还特别多,越来越多的人赶来,场面十分壮大,连城里的人都来围观。

秦老爷来看时被人认出是贡献粮食的人,认识他的人对他赞赏不已,几个领了粮食的小孩听到,立即跑过来给他磕头,头磕得特实在,额头都见血了。

秦老爷心情复杂至极,忙把他们拉起来,“不是我不是我!你们记着,要谢七皇子,是他给你们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