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

海疆[校对版] 骠骑 2424 字 2022-11-13

李鸿章离开之后,曾国藩死死的盯着副本最后他的烙印,那封铜上的印纹是如此的刺眼耀目,那朱砂更是充满了一股并不存在的血腥味?

十天之后,1858年的9月29日,林海疆拿到了经过情报部门分析研判之后的《清俄天津条约》,对于历史已经被自己搞得乱七八糟这点林海疆没有半点歉意,历史的走向本来就是由历史的关键点所决定的,就如同在岔路口选择向左还是向右一样。

但是也并不完全如此,比如没有了李鸿章,很可能出现一个更加厉害的王鸿章或者是赵鸿章,这个改变本身对历史的走向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起码在这个王鸿章或者是赵鸿章没做出其他判断之前,不过要是历史必死之人反而没有死,那历史才会出现重大变化。

在林海疆的记忆中咸丰已经没有几年好活了,这个窝囊的皇帝才是真正断送中华民族的罪魁祸首,不过这家伙到底是怎么死的?林海疆可没什么印象?

只是模糊的知道咸丰是在1861年7月15日前后病重的,到了7月16日病危似乎就不省人事了,7月17日就死了,死之前他召集八大臣,这八个人分别是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到他病榻前,宣布立载淳为皇太子,因为他就一个儿子没有选择的问题,载淳就是同治,让这八个人做顾命大臣,也记载叫做赞襄政务大臣。

非常可惜的是咸丰没有注意到,他选择的八大顾命大臣似乎都是同一阵营的?他并没有均衡各方面的力量进行相互的牵制。

结果他的这八个顾命大臣,第一个就是载垣,载垣是康熙第十三子允祥,怡亲王他的后代,载垣为世袭亲王,第二个是宗人府的宗正、御前大臣端华,端华的身世更为显耀,他乃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舒尔哈齐的儿子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封郑亲王的后代,端华世袭郑亲王也是御前大臣,剩下的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都挂着军机大臣,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但是咸丰忽略了帝胤势力,主要的就是皇五子奕誴,他过继给惇亲王了,皇六子恭亲王奕,皇七子醇郡王奕譞,还有皇八子奕詥,皇九子奕譓,这哥五个他们是宗室贵族,特别是奕,当年奕应该继承皇位没继承,后来做了军机大臣,咸丰死之前,奕的军机大臣等等所有职务全免了,就是一个空头的虚衔,就是一个空名的恭亲王,他们都到承德去花天酒地去了,北京的烂摊子交给谁了,交给恭亲王去处理,恭亲王当然一肚子气了。

当然了,在林海疆记忆中还有一股让中国彻底沉沦的帝后势力,帝就是同治皇帝,后就是东太后和西太后,孤儿寡母三个人,你别看这三个人,当时是帝制时代,这三个人是封建皇权的政治核心。

特别她有两枚图章,御赏和同道堂这两枚图章,皇帝在登基继承大宝之前的谕旨没有这两枚章盖上是不能生效的。

咸丰临终的时候,有一部分考虑到了,这两枚图章他考虑到关系,特别是没有考虑到帝胤以他五个兄弟为代表的宗室贵族,结果,这两股势力结合起来,帝后和帝胤这两股势力共同对付朝臣的时候,那八个大臣,在政治力量对比上,显然八个大臣的力量抵不过帝后和帝胤结合起来的力量,结果就出现了日后的辛酉政变,出现了慈禧和慈安垂帘听政,更出现了慈禧实际掌握朝纲近半个世纪之久,不仅影响清朝的命运,而且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

那个被咸丰一口一个叫兰儿的女人为了她的生存和权术,不惜让一个国家沉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这种心术本身就可怕到了吓人。

在历史上湘淮系统的使用上,奕詝始终是使用而非重用,直到他死前,曾国藩老头才做到两江总督,督理四省军务,奕詝对于督抚专政之于中央集权洞若观火的,在这点上,无论是慈禧还是恭老六都不是他的对手,看法没有他深远有见地,恭老六对于曾国藩等人几乎等于纵容,慈禧为了私人欲望,对李鸿章淮系以及北洋的势力的发展也是睁一眼闭一眼,以致最后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但是现在曾国藩已然成为了比两江总督权利更大的北洋总理大臣的位置上,清廷对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肯定会言听计从,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甚至已经不惜以出卖国家利益为基础,与俄国签订了这么一份《清俄天津条约》?

对于俄国林海疆还是有点了解的,北极熊除了酗酒方面有天赋,本性极其贪婪外,真的不容易在找出什么优点,在历史上北极熊也侵占了中国最多的领土,这一直是林海疆的心结。

关键问题在于俄国人能够帮清廷营造出一个铁桶般的旅顺和一支强大的北洋海军?那些可是要基础的啊!林海疆自问不敢吹俄国人那么大的牛皮,但凡懂得一点专业的人都清楚,海军在近代属于科技密集型的兵种,曾国藩指望清廷选派水师管带就不用指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