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页

海疆[校对版] 骠骑 2977 字 2022-11-13

已经是急不可待的马戈洛夫立即命令传令兵给哥萨克骑兵发信号,他们要的突破口找到了,并马上就要打开突破口了!

或许在中文里立即、马上的含义与俄文不同,受到了无比鼓舞的哥萨克骑兵将战马纷纷从地上拉起来,翻身上马,手持转轮手枪直接开始冲击,五百公尺的距离步兵需要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时间才能运动到一百公尺内的攻击发起距离,虽然途中不断有人中弹摔倒,但是步兵始终能够保持一个节奏的步伐进攻。

而骑兵就不同了,他们如同一阵旋风一阵,阵阵急促的马蹄声,骑兵的呐喊声,战马的嘶鸣声夹杂在一起!跟在他们后面的是多大六个团的俄国步兵,可以说俄军投入的兵力已经是陈家行镇这个大月牙型防御主体工事战场的最大容纳数量,俄军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左家湾进行牵制进攻,而陈家行镇采用波浪式进攻,用密集的冲锋攻击队形一举取得突破。

徐仁达与黄胜志几乎同时放下了望远镜,因为望远镜中到处都是俄军进攻的一群群身影,前面更有哥萨克骑兵如同惊涛扑岸一般的冲击。

徐仁达与黄胜志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徐仁达转身对通讯副官道:“发射三颗红色信号弹,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二个基数,七十五毫米野炮五个基数,各迫击炮群自行掌握,命令左右两翼的隐藏暗堡群交叉火力开始射击!”

这个半月型防御体系实际上是林海疆自己设计的,当时很多人都提出反对,因为探出去的防御体系虽然拥有二百六十度的各种射孔,但是比较孤零零的延伸出了二百公尺的距离,如果一旦被敌人侵占进入的话,敌军会沿着坑道进入主体防御工事,与俄军进行坑道战显然很不划算。

不过林海疆依然坚持如此设计施工,因为林海疆曾经看过一部关于机枪的科教片,一战中英军遭到德国大屠杀的经典战役中,德军就是使用的侧射火力布置,因为使用二百五十发的弹链,从正面一个有丰富经验的射手射击固定的气球,命中率不过是百分之十一不到,而在侧翼射击的话命中率会到达百分之九十六左右,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比例。

而且林海疆还准备的是双向交叉的侧射火力,陈家行镇原本就是一个故意暴露出的突出部,一个示敌以弱的屠杀场,为了南京的血债,林海疆认为俄国人也应该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陈家行镇的整个防御正面为三点三公里,这才使得俄国人能够投入他们认为足够多的兵力用来突破,否则撞了几次壁之后,俄国人就会换一个方向在做尝试。

不过林海疆还是低估了维列多夫司基的顽固和马戈洛夫的愚蠢!海上的外围炮声震天,即便在杭州也能望见远方夜空如同晚霞火烧云一般的场景!

林海疆将一支点燃的雪茄交给了李安民,转身对身后的刘泉思、徐大伟、沈成文、冯敬斌几个军团长道:“有抽烟的没,自己拿,别客气!”

几个军团长都非常羡慕的望着元首给亲自点烟的李总长,但是也只能是羡慕而已,李安民的资历是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拟比的,李安民几乎参加了帝国所有的陆上、海上的大型战役,在其中很多战役中可谓颇有见地,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战略、战术意见!堪称中华帝国军界第一人,如果不是展阳的横空出世,很多人都以为李安民会稳坐副元首之位。

与其元首天马行空般的思路,可以说帝国中很少有人能够跟得上元首的思路,帝国总参谋部的参谋官们最多的事情就是分析元首的战略,似乎每一个战略都那么的神奇,甚至连模仿都很难模仿?因为其中参杂的运气、时机等等重要因素!展阳就是一个非常的例外,他基本能够跟上元首在海军方面的思路,这也是展阳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

林海疆望着夜空深沉对刘泉思道:“别担心你的第二军团所部,你不能总把他们捂在手心里面,帝国需要的是能够东征西讨的战将,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百战百胜的将军,吃小亏占大便宜的就是好将领!身为将领,帝国的利益就是你们的最高准则,为了帝国与民族的利益,在你们的眼中不应该有任何世俗的是非观念和价值观,一切以帝国利益为最高利益!”

林海疆深深的吸了口气道:“我军四个军团抵达杭州的秘密守不了多久的,所以我决意不等张伟的二个炮兵旅,拟定于1862年6月22日对上海外围俄军以及江阴之北洋新军各部展开全面攻击,一战彻底给予北洋新军三镇与俄军主力以歼灭性打击,各位请记住,我要的是歼灭战,而不是击溃战。”

在场的人都是帝国军官学校毕业或者多次进修,他们自然明白歼灭战的含义,要消灭敌人至少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机动兵力与有生力量,才能算得上是一场歼灭战,要对敌军大兵团进行如此规模的歼灭战,可以说是中华帝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在敌我步兵机动力不相上下的情况下去对敌实施歼灭战,其难度可想而知!李安民望着林海疆犹豫了一下道:“元首,难不成你真的想关门打狗?直接派部队去占领常州?您要考虑好啊!清军左宗棠所部距离南京已经很近了,我们被派去关门的部队很可能会腹背受敌,这是一步险棋啊!大部队穿插容易被敌人发觉我们的意图,而小部队却又没有战略价值,即使穿插到位也很难守住,最多只能是一个师的编制,孤军深入敌后乃是大忌啊!如果一旦全军覆没,那么对我们的士气将是一个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