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页

“什么人?”众人心中都是一振,难道江东除了周瑜之外还有人能够让徐晃吃亏不成?危急时刻,这可是天大的个好消息啊。

“此人道号‘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此时,他想必正在长沙孙太守那里喝酒呢!”周瑜笑着说道。

“‘凤雏’?”孙权听到这个名字,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只听他沉声说道:“公谨,听说荆襄名士之间曾流传这么一句话,就是‘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可是,那刘备得到了‘卧龙’诸葛亮,虽然得以占据荆州片刻,却旋即败于许成大军之手,由此可见,此言并不可信呐!而‘卧龙’不行,这‘凤雏’恐怕也高明不到哪里去吧?”

“吴候此言确实不错,”薜综一直看着周瑜说话,老是找不到出口的机会,听到孙权这么说,连忙表示赞同,免得大家把自己给忘记,“那‘卧龙’、‘凤雏’之名,不过是荆襄之间的群山野之民的胡乱鼓吹,那诸葛亮根本就没有什么本领,虽然,……”

薜综突然间不说话了,因为他看到孙权居然在向他猛使眼色,顺着孙权的眼神一望,坏了,居然是诸葛瑾!这可是诸葛亮的亲大哥呀!在人家大哥面前这么说话,实在是有一点点说不过去,而诸葛瑾虽然平日里不怎么出头,可真要说起来,他的本事可是实打实的,被孙权极为看重,负责候府里日常的大小事务,当真是位高权重,就仅次于张昭、顾雍等有限的几个老臣子了,而且尤为特别的是,诸葛瑾在江东众臣之中,是唯一的一个能够和那些桀骜的武将们打成一片的文官,这使得他更加让孙权看重,毕竟,江东文臣武将的矛盾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虽然不是很重大,可是,出了事总要调解的,而诸葛瑾就总能做好这件事情,加上他其他的本领,想不让人看重也不行啊!虽然自己平时对他有一些不服,可是,也深知自己在江东已经无法跟他相比了,然而,现在自己居然大厅广众地说着他弟弟的“坏话”……(诸葛瑾官至东吴大将军,所以才说他与武将能打成一片。)

“虽说是为了鼓我江东士气,敬文也不必厚此薄彼,诸葛亮的本领大家也是见识过的,虽然还无法与子瑜(诸葛瑾)相比,也算是不错的了,大家说不是不是啊?”孙权帮着薜综找了个台阶下。

“是啊,是啊……”诸葛瑾平时勤勤恳恳,脾气又好,是个老好人,所以,孙权的话很容易地就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虽然说诸葛孔明辅佐刘备败于廖江之手,可是,这并不是说没有本领,只是他选错的辅佐的对象罢了,而且,能在数年前就让刘备抢先与我江东和曹操定下盟约,可见其目光长远,且行事果断,而此次之败,实在是由于许成实力太强,且荆州内忧外患的原因,倒并不是他没有本领,而且,据闻他并没有被廖江俘虏,而且仍有江夏在手,到底最后他与那廖江之间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周瑜接着孙权的话又说了几句,他看出诸葛瑾有一些心不在焉,所以说这些话来安慰一下。

“至于‘凤雏’,”周瑜扬了一下头,“周某只能说,此人不在我之下!”

“公谨竟然如此高看这个庞统?”孙权既有一点吃惊,也有一点不信。

“启禀吴候,”周瑜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对孙权很恭敬,见孙权问话,就拱手答道:“其实,末将早在年前就遇到了此人,与之终日畅谈,欢聚月余,方才知此人之能啊!”

“既然此人如引大才,为何公谨不早早引见呢?”孙权稍有些怪责地说道,对周瑜的眼光,能有什么怀疑的?鲁肃可就是他推荐的,现在,曾经只是孙策一名普通幕僚的鲁肃已经是东吴的一员上将,驻守柴桑。

“这……”周瑜苦笑,犹豫了一下,终于说道:“‘凤雏’庞统,形容古怪,常为人所轻,所以,脾气也有一些怪异,而且,虽然他也想效力于我江东,却总是说无礼拜见,最后,只说若是日后江东有事,战火所及,首先必是荆南四郡,所以,他早早地便赶去了那里,连末将的一封引荐之信也不愿意收,最后,末将只得将那封引荐信派人送到了孙太守那里!而末将一来要驻守鄱阳湖训练水军,二来不愿意太过于拂逆他的意思,三来,又怕吴候您求才若渴,强招于他,所以,这件事就这么耽搁下来了。”周瑜可不愿意对孙权说“怕你看到庞统的丑样就不想用他了,那可就太伤贤者之心了”的话。

“嗯!光是在年前就能够说出荆南四郡将是我江东首先遭遇战火之地,就已经很不凡了,公谨,无论最后荆南战事如何,这个庞统,本候要了!”孙权郑重地说道。

“吴候英明!”周瑜又行了一礼,“末将代庞士元谢过吴候!”

“对了!”薜综眼看着又一个家伙就这么因为周瑜的推荐而一步登天,心中嫉妒,忍不住又想表现表现,以期自己也能获得孙权的青睐,“不知大都督可知那宛城的情况如何了?廖江一出,宛城必定兵力空虚,难道就没有打那里的主意?刘备和那诸葛亮难道就没想过攻其后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