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页

隋末[校对版] 木子蓝色 2286 字 2022-11-13

“陛下,如果杨玄感不敢行上策,那么对我等来说就是个好消息了,其余两策虽然会对我大隋造成一些麻烦,但都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现在摆在杨玄感面前还有两条路,关中之地四面都有险关要隘,是天府之国,虽然有大将卫文升镇守,但兵马并不强。杨李二逆如不选上策攻北平则可大军向西挺进,沿途经过城池不要攻打,直取长安城。然后,收取当地豪杰、抚慰当地民众,凭借险要据守长安城,到时即使陛下率大军从辽东返回,一时间也难以马上平定他们,到时他们就可以据关中而徐徐图之了。”

杨广点了点头,“关中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关中同样空虚,如果杨逆真的奔袭长安,倒真有可能让他得手。如果让他据了关中,这乱事倒有可能会拖延下去,想要平定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只怕关内就要糜烂了。这倒真是一个腹心之患,确实当为中策,虽然不如上策般好,却也没有太大的危险,一般人恐怕都会选这一条吧。”

不过杨广虽然说杨玄感如果去了长安,可能会是腹心之乱,但是心里去巴不得他们去长安。只要不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哪怕是关中打个几年仗,从此糜烂,他也并不是太在意。无论如何,总比被人困在这强吧。

第072章 不败而败

杨广认真的打量了陈克复几眼,他也没有想到陈克复今天居然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

虽然他觉得他之所以没有想到杨逆可能会奔袭北平郡,堵他归路,那也是他自觉得对杨玄感很了解。他不相信杨玄感这样出身的人,真的肯豁的出去,不顾危险千里奔袭于他。要知道,就算他真的能把自己的百万大军堵在辽东又如何?一切都还是不可知。

北平郡不过是一个小郡,城池也不大,他杨玄感千里奔袭而来,又能有多少兵士?而北面的突厥、契丹、奚人又有几分的可能来攻打他。

再说了,他如今有数十万大军在手,而且最关键的一点。高句丽的主力已经被他歼灭了,现在辽东城都要守不住了,高句丽人又拿什么来夹击他?乙支文德可是刚刚被他歼灭了八万骑兵。

高句丽现在恐怕是守在城中都不敢出来了吧,就算来,又能凑出多少人来?他杨玄感最最没有算到的一点就是,虽然杨玄感拖住了没发送他的粮草过来。

但是杨玄感这招虽狠,却也算漏了一个地方,那就是陈克复他们攻克新城、南苏等四城获得了近五十万石粮食,这可是高句丽数十年来的积聚在此的。这些粮食完全够百万军民食用一个月这久,甚至节约点,加上军中的粮草完全能够维持三个月之久没问题。

而有这么长的时间,他什么事情也解决了。再加上,他早就看透了杨玄感那人的性格,是绝对不相信杨玄感会不顾一切跑来北平的,杨玄感起兵反叛不过是想夺他的天下,而不是为了和他同归于尽。

杨玄感来北平,就有可能到最后面对着辽东数十万隋军,及中原勤王军队的夹击,以杨玄感那人的性格,是肯定不会选这条路的。

不过他对于陈破军能想到这一点,分析的这么条理清楚,却是很感意外。这陈破军不过是他一路破格提拔起来的,虽然有着南陈皇室的血统,不过却是从小在偏僻涿郡之乡下长大。再想想陈克复这数次战斗的用兵,皆是可圈可点,杨广不由得对这位小将更加喜欢起来。

将最初的那种心中惶惶感尽去后,杨广脸色也好看了许多,转身回到上首,“破军一番分析果然是有理有据,真不愧是常读兵书啊,没有白读。看来朕不但得了一将才,还更加是得了一帅才。经破军这么一分析,我倒觉得这杨玄感真是不值一提。我敢说,破军说的两条计策,杨玄感绝对不会采用。”

“陛下所言甚是,陛下真是料敌如神”,一众大臣忙拍皇帝马屁。

杨广挥挥手,“朕早观出杨素有反意,当年就想诛他九族,不过杨素那是一头老狐狸,看出了朕的意思,居然就此吓的收手,连病了都不敢医,生生的就那样死了,也算是为他全族争了一线生机。朕看他既死,念在往日他也对我朝多有功劳,就不再追究,还大加赏赐了他一番,甚至让杨玄感袭了他的爵位,还加官上柱国,礼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