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页

隋末[校对版] 木子蓝色 2955 字 2022-11-13

樊子盖也认真的回了个礼,“陈大人虽然年青,可是为大隋建下的功业却已经让老朽羞愧不已。以后老朽就是陈大人的部下了,只希望这把老骨头,最后几年,还能为陛下,为大隋管理好辽东这块土地,不辜负上百万将士的流血牺牲。”

大隋的官员千千万,什么样的都有。即有如杨玄感一类家大国小的世家大阀,也有如裴世矩这类一心只顾着奉承帝王心思的倿臣。但也还有如张须陀、樊子盖这一类为了朝廷,甚至不惜自己名声的忠心臣子。越是乱世,这样的臣子越显稀少珍贵。

介绍过了樊子盖,杨暕又亲切的拉着陈克复手,走到另一位身着铠甲的老将面前。

一眼看去,只见那人同样头发花白,不过看年纪应当和李奔雷的年纪差不多,六十上下的样子。不同于樊子盖的干瘦,这位老将却是身高八尺,满头白发,可是脸上的皮肤却没有半点折皱,反而是红光满面。和那老将的双眼一对视,陈克复惊讶的发现,这老头居然和项羽传说中一样,目中双瞳。居然是双瞳,两眼对视的时候,给人一种干分怪异的感觉。

“这位是我朝老柱国、高唐郡公鱼俱罗鱼老将军,于老将军二十岁即入禁卫军中。后来南征北战,都有老将军的身影。曾以百骑而破突厥人大军阵形,是为我大军中无双猛将。老将军久镇边疆丰州,突厥人数次入侵丰州劫掠,但全部都被鱼老柱国擒杀,从此以后突厥人畏惧鱼老柱国而离去,不敢再在塞上牧马。老柱国本来在江淮剿匪,这次陛下特委老将军以重任,调任辽东新城郡太守。”

鱼俱罗用那双双瞳眼睛上下打量了陈克复几遍,干笑几声,嗓音十分洪亮,“王爷不用替我说好话,说实话,这次在江南我是栽了。打了数月,居然连一个小小的叛匪也没有剿平。陛下震怒,也是应该。只是没有想到,陛下还能委我如此重任,让我入辽为新城太守,我实在是惭愧。”

一听眼前这位就是鱼俱罗,陈克复也是大吃一惊。据他所知,鱼俱罗今年不过五十岁,但却是属于大隋立国之时的那批大将之一。和张须陀一样,鱼俱罗曾经跟着杨广、杨素作战,特别是和杨素的关系十分的好。鱼俱罗有个弟弟以前跟着他打仗,后来当了车骑将军,但是却十分喜欢虐待士兵。性凶暴,虐其部下,令左右烤肉,遇不中意,以签刺瞎其眼。有温酒不适者,立断其舌。杨广看在他是老部下的份上,不舍得杀,但是却对旁边的大臣说:“弟既如此,兄亦可知。”

从此鱼俱罗就开始倒霉,被除了职,后来又是杨素两次保他出山,连打数次胜仗立下不少大功。可结果杨素一死,他儿子造反,当时鱼俱罗幸好在边关离的远,要不然他也能逃牵连。可就是如此,最后也是被调离边关,让他去剿匪,结果剿匪不利,杨广要杀掉他。

还好虞世基求情,说是把他发配来辽东。杨广本来对于陈克复在辽东也是有些不太放心,总觉得没有人掣肘的了。现在中原兵马又调动不开,最后也同意了虞世基的建议,干脆将他发到辽东来。

对于陈克复来说,鱼俱罗是一位他穿越前就久仰大名的人物。不同于樊子盖是杀人太多他知道的,鱼俱罗让他记住的是因为小时候听过的隋唐英雄传。在那里面,李玄霸是天下第一好汉,手中一对雷鼓翁金锤,那是碰谁谁死。可就这样的牛人,最后还是被人杀死了,杀死他的就是眼前这个鱼俱罗,那书中说他是兴隋九老之一,隋朝大都督。虽然穿越到了隋朝以后,他就知道隋唐英雄传不过是一小说,但是对于这鱼俱罗也是了解过的。是真正的老将,大将,和张须陀一个等级。

甚至可以说,他比张须陀还要厉害一点。张须陀没在边关打多少仗,后来基本上都属于地方的二线部队的统领。虽然动不动就是打败了几万,十几万人,但那些都是盗匪,农民。而这个鱼俱罗可是一直在边关打仗的,威名镇的突厥人都不敢在他的防区附近放牧,由此可知他的厉害。这次剿匪失败,其实也不能怪他,他失败并不是打输了,只是数次打败盗匪,却没有剿灭干净。让早就因他和杨素关系好而猜忌他的杨广,找到了个削夺他手中兵权的机会而已。

“久仰前辈威名,以后有鱼柱国驻守辽东,定能威慑四方群小。”对这样的一个猛人,陈克复确实是很敬佩。不过敬佩之后,他的心里更加沉重了。刚介绍了两个,就全是重量级人物,剩下的两个,还不知道杨广给他派来的又是什么人。这样的老臣,虽然没带兵来,但是他们在军中的威望太高了。

鱼俱罗笑了笑,拍了拍陈克复的肩膀道:“我也来给你介绍一位。”说着指着他旁边的一位老将道:“这是我上次去江淮剿匪时的搭档,毂城郡公、左光禄大夫吐万绪吐万将军。吐万将军和你可不是两家人,老大人出身关陇世家将门。吐万大人原为辽河对面的怀远镇留守、左屯卫大将军,上次陛下调他与我入江淮,结果打了一辈子仗,却栽在了几个泥腿子手中。这次也被陛下发来辽东,算是有个伴了。”鱼俱罗对于贬到辽东,倒不是很在意,那大嗓门很随意的笑个不停。

陈克复现在是左屯卫大将军,而这位已经六十五岁的吐万绪却正是陈克复的前任左屯卫大将军,说来确实是一家人了。吐万绪不是汉人,而是鲜卑人,但却也是关陇军事贵族世家出身。他自己、他父亲、他祖父,都是柱国,全是统兵大将。吐万绪最初曾经是杨广为晋王时的心腹,但是后来又跟着杨素打过数次仗。吐万绪不但善于打仗,也善于治理地方,是个能文能武型的将领。

杨玄感叛乱后,杨广对他也产生了猜忌,于是将他从怀远镇调到江淮剿匪。最后和鱼俱罗一个结果,虽然大破叛军,却因为杨广的猜忌,找了个借口,夺了兵权,赶到辽东来了。这次入辽,他的官职是扶余郡太守。

陈克复笑着上前打招呼,脸上面色不改,可心里却已经快翻了天。一个个的全是老字辈的开国级大臣,三个人,一文两武。剩下的这一个,不用猜,也肯定是哪路大神。看到这些老头子,陈克复甚至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造反的事情已经有人向杨广告密了。要不然,杨广怎么可能一下子派了这么多帝国文武重臣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