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学院为最高学府,学成之后,人人都有出仕为官资格。而除了这官办的三大学院,朝廷也鼓励私人开办学校,就连最高级的书院,也可以私人开设,只要各种条件能达到朝廷的审核即可。
这次老丈人来郡城,除了参加无遮大会,最主要的一个目的,还是来和郡里的太守和负责主管学堂及教习的高阳郡提学谕大人,商议自己的私塾审核及请求郡里能调派一两个教员先生,帮他一起教导私塾的孩子。
刘炭头从没念过书,倒下的扁担认一字。不过他对这些识字的文人,却是有着如普通百姓般的异常尊敬。入城后,甚至还主动买了一串糖人送给老丈的那个本家侄孙子。
两人入城后约定好一会再一起去参加无遮大会后,老丈人就去了府衙,而他则背着皮子去了出售去了。
等到刘炭头卖了皮子,又买了不少的成亲物品后,一路之上已经能看到到处都是人流。摩肩接踵,不可胜数。等他赶到约定的地方时,却看到老丈已经在那里等他了。除了老丈和他的侄孙子,一旁还有两个带兵横刀的兵士。
老丈笑着道:“刚去见提学谕大人,没想正好太守也在。他与小儿相识,因担心无遮大会太乱,就派了两位亲校一起照应老儿。”
刘黑炭本也是吃过军粮,上过战场的老兵了,因此看到这两个军卒后大感亲切,“两位兄弟好,当年哥哥也打过三次辽东,一看到这横刀,就感觉亲切。”
那本来不言语的两个军卒一听说这黑汉子打过三次辽东,不由的肃然起敬,他们都不过是辽东军在河北整编的步卒,并没有去过辽东战场。可也知道如今朝廷中,不管是朝中还是军中,可都是这批征辽人马掌控着,一时也不敢拿大。
几人汇合之后,有了两个军士开路,倒是省了许多麻烦,很快就赶到了无遮大会的会场,鲜虞城北原先的一处废置的军营校场。刘炭头一眼看去,只见此时入目所见,全是黑乎乎的人头,那密集,比当年他们排的那密集步兵阵还要密集。
北风呼啸,可却没有人觉得寒冷,这么多人挤在一起,不但不冷,早已经挤的汗如雨下。
无遮大会,其实也就是佛教的布施大会。简单一点的,也就是几个和尚,在一边念经,其它百姓在一旁跟着诵经祈福。一般的灾年,求雨,或者比如一个大人物生病什么的,一般都会有高僧自发,或者由官府出钱,或者由富户出钱布设大斋会。
而在大斋会时,最吸引百姓的,其实还是斋会上的布施。每次无遮大会,都会有布施。规模大的,每个百姓不但可以领取一份斋食,甚至能得到数量不等的粮食、布匹等物品。
而如今的河北,一切都是乱后重建,百姓连温饱都还没有完全解决。这个时候一万人僧侣齐聚的无遮大会,那场面自然不会小。不冲别的,就冲着那数量肯定不会少的粮食和布匹就已经能让附近的百姓都蜂拥而来了。
会场上到处都还有没有融化的雪,冰冷的寒风呼呼吹拂,可百姓们的那颗火热的心却丝毫不受影响。
围着那宽大的会场处面,早已经摆上了一排长龙般的大锅,每口锅中都煮着沸腾着的热粥。那粥汤并不稀,反而是十分有料的稠糊。不但一粒粒的饭粒可见,那白粥中还有许多红色的大枣、白色的莲子,黄色的豆子等数样食物。看的排队的百姓们都是高兴不已,对于每一个排到的百姓,那施粥的僧人都会十分客气的打上一大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