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页

隋末[校对版] 木子蓝色 2558 字 2022-11-13

见到陈克复面色不善,李靖一脸惶恐道:“臣所言,句句为国。”

长叹了一口气,陈克复道:“朕尝读史书,汉虽强,可也有白马之围,和亲之耻。汉之后,北方草原部族屡有强者,匈奴、鲜卑、柔然、突厥,一个个强大的草原部族历来都是中原人的恶梦。甚至有晋末五胡乱华,汉人险遭灭族亡种之祸。晋、魏、北周、隋各朝,对北方部族向来都只能是和亲结好。”

“可是朕,朕不希望我大陈也是如此。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就是朕要留给我大陈子孙的训言。”

李靖惊讶地望着陈克复,目光中也不由为那话激昂,作为一名元帅,能听到皇帝如此硬气的话自然是十分的热血。可转眼,他又为眼前的事情担忧。他担心皇帝过于自负,当年杨广就是因东征西讨,大隋军队战无不胜,甚至连草原部族都得屈服于大隋的铁蹄之下。最后杨广才自信心无比彭胀,最后先是四次征高句丽,最后又准备征突厥,反被始毕可汗雁门之围,最后死在了太原城。

陈克复从李靖的目光中感受到他的想法,赞赏地拍了拍李靖的肩膀:“药师兄能有这份冷静朕十分欣慰,你没有因为朕话而狂热。他是一名优秀的元帅,时刻保持着指挥者的那份冷静,这是一件好事。不过,你刚才虽说了一句真话,但是这句话从今往后你不要再对任何人说。因为,你是朕最优秀的元帅,也是我大陈军队战无不胜的象征,朕必须替士兵们保住这面旗,否则军心就会动摇了。”

这番话让李靖又升出几分感动,陈克复告诉李靖,这一次他并没有做好与突厥人全面开战的准备。但是面对突厥人的挑衅,他必须还以颜色,不然一味的退让,反而会让突厥人得寸进尺。到时朝廷将会陷于突厥人与其它割据者的两难之中,进退不得。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可能,朝廷才需要这次战争,以战止战。朝廷先是坚壁清野,主动让出定襄与马邑作为缓冲,然后集结兵马在雁门打一场防御反击战,痛击突厥人,让他们明白大陈的决心,才能逼突厥人自动退兵。

除了这个方法,面对统叶护的野心勃勃,他们没有其它的方法可以应对。为了此战的胜利,陈克复告诉李靖,这一次的雁门之战,并不止于雁门一地,将还包括着雁门到北京再到关外辽西、漠北的数千里长的塞外接壤边境。这次朝廷动员的兵马也将达到三十万上下。这整个战局的指挥权,陈克复将之全权交与李靖。由他来统一指挥这一场大战。

陈克复望着李靖真诚地道:“药师兄,这一战,关系到我们大陈朝的生死存亡。若败,也许朕就会如杨广一般结局,朕的大陈也许就会如隋朝一样轰然而塌。所以,此战,只许胜,不许败。从现在起,你早一日击败来犯突厥人,我们大陈的江山也就早一日得到保障,早一日得到安全。”

从陈克复期待的眼中,李靖看到了自己身上的肩负的重担。

李靖萧然道:“臣誓死完成任务,定不负陛下重托!”

第807章 烽火狼烟

一切如陈克复所预测一样,宋金刚与甄翟儿两人各率本部兵马,及裹挟着雁门关外的定襄、马邑两郡百姓一路漫漫而行,拖家带口,并沿路烧毁村庄城池,填埋水井,污染河流。这支大队人马还只有半数左右进入了雁门关,还剩下大半还在关外之时,受陈克复之命率轻骑前去定襄草原一带侦察的秦琼就已经发回了飞鹰加情特信。

突厥可汗统叶护的兵马已经越过了草原边境,一支先锋铁骑已经进入了定襄郡内。其先锋部队已经占领此时已经是一座空城的大利县城,接到警讯,雁门关汇聚的诸将都明白突厥人南下之事确实已经是明摆着的了。

大利县城是定襄郡的唯一一座城池,大业初年,定襄作为大隋与东突厥的边界,就少有人烟。而经过大业末的那场东突厥始毕可汗南下之后,定襄更是越加的荒凉起来。到如今,定襄基本上都已经成了中原与草原的无人区。可虽说定襄就如同一片巨大的无人区,但定襄却一直以来都是属于中原的领土。如今突厥铁骑突然侵入大利县城,这其中意味已经不言而明了。

突厥人侵入大利县城,下一步就将是马邑城,再下一步就将是雁门关了。陈克复知道时间紧迫,带着诸将上城检查城防,经过多日来的准备,陈克复驾临雁门关的消息还没有走漏出去。朝廷的兵马接连调动,如今雁门关下已经汇聚了八万雄兵,另外还有河东本地紧急召集起来的五万乡兵与五万民团,守城做战,防守一方有天然优势,就算是那些装备不够精良,战士不够精锐的乡兵、民团也一样能发挥巨大作用。